也谈太史公笔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太史公笔法.doc

也谈太史公笔法   资中筠在《无韵之――太史公笔法小议》(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一文中,以《李将军列传》为典型例子,揭示“太史公笔法”的真谛就是寓深沉于平淡,即貌似平淡的叙事中蕴藏着郁愤和冷峻。其实,这只是“太史公笔法”的一面,司马迁笔法的另一面则是不平则鸣,直截了当抒发胸臆。   比如《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算得上是《史记》中的一篇奇特文字。先秦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直到司马迁写《史记》,才为屈原作传。一般来说,《史记》写人,注重实录,除了文后“太史公曰”的评论,大都以客观记述为主,不直接表露自己的好恶与褒贬,虽然文字背后,这种好恶和褒贬的情感是存在的。   例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无疑是作者心中的好汉,但“好汉”是通过具体的事实(动作和语言等的描写)展现出来的:   ①“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李贽评点:好汉);②“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李贽评点:千古好汉);③“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李贽评点:千古好汉);④“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李贽评点:真好汉);⑤“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李贽评点:真好汉);⑥“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李贽评点:真好汉);⑦“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李贽评点:大是英雄语)。司马迁评论项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钦佩之心溢于言表,当然称颂之余也不忘指出项羽的失败在于背信弃义并崇尚武力的谬误。   相比《项羽本纪》不置一评的记叙,《屈原贾生列传》中写屈原,几乎就是肯定屈原的为人以及阐述他的作品意义的文学评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与一般的史传文迥然不同,由此对照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的“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与屈原《怀沙》的“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和《渔父》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可以看出他们的遭遇和心境是那么的相似: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抗争的方式也相同: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司马迁是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用他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资中筠《无韵之――太史公笔法小议》)保持自己的清白;屈原则更加决绝:“‘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贾生列传》)表明自己的坚贞不屈。为此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的最后“太史公曰”表达了他的感慨:“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司马迁失落什么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少卿书》)如同李贽所说的:“予读《渔父》之词,而知屈大夫非能言之而不能行也,盖自不肯行也。人固有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