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刍议之一:西方历.docVIP

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刍议之一:西方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刍议之一:西方历.doc

  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刍议之一:西方历 [摘 要]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具体分析了中世纪大学、洪堡时代的德国大学、美国的“赠地学院”等西方教育史典型时段中大学个性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性关系,认为西方大学的大学个性主要体现在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而高等教育资源以制度赋予形式为主。   [关键词] 大学个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互动关系    Abstract:The individuality of university and th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dynamic relation betes, such as the universities of middle ages, the Germany universities in the Times of Hongbao, the American donated land colleges and so on. The paper thinks the individuality of university mainly embodies in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take system form as principle.   Key words:the individuality of university;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nteractive relation      翻开中外教育史,大学悠久而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大学个性逐渐成熟的历史[1]。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和社会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这一杠杆调控它们与大学的关系,时松时紧、时开明时保守,经历了一个矛盾、磨合、渐至融合的过程。   历史上,西方大学的大学个性主要是以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的方式集中体现,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则以制度赋予形式为主。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在一系列矛盾斗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中世纪大学      如果说西方大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话,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该说是形成于欧洲的中世纪。中世纪大学最初由不同国家的学者以自治行会的形式存在,可以说,大学自治是与大学相伴而生的,是大学个性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在自治流行的中世纪,大学自治对于大学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否则,在一个“自治的王国”里,大学无法成为它自己。赫钦斯曾说:“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2](P31)这对大学来说也很贴切。   中世纪的大学,处于教会与地方政府权力斗争的中心:一方面,教会不情愿放弃对文化的控制。13世纪时,大学还被主教委派的总监监管着,但后来,总监们的权力逐渐被教师团体剥夺,他们或者只有名义上的权力,如主持学位授予仪式等,或者由教师选出的人员担任,“成为大学的而不是主教的中间人”[3](P25);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不喜欢看到大学摆脱其管辖。因为,控制大学意味着地方政府能够从中获得诸多好处,“他们是一批不容忽视的经济上的主顾,能够为培训顾问和官员提供教育场所,为城市带来赫赫声望”[3](P33) 。因此,市政当局总是用各种方式干预大学,如交税、提高日用品价格等,甚至不惜使用警察等暴力手段。而对大学来说,它要自由地“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2](P49) ,必定会“不满足于当时知识和书籍垄断在少数富人、贵族尤其是教会手中的状况”[4],从而竭力争取独立生存和自由研究所必需的种种资源——这就是大学在与世俗政权或教会进行不懈斗争后获得的一系列特权:其一,罢教和迁校自由权。1231年,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九世特别授予巴黎大学罢教权,他在训令中说:“如果,万一房价提高使你受到损失,或缺乏了其它东西,或受到令人难以忍受的伤害,例如死亡或肢体残废,诸如此类的情节使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受到非法的逮捕,除非因接受了你们的警告而停止了对你们的迫害,你们可以立刻中止讲课,如果你们断定他们是出于私利的话。”[5](P179) 大学本来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学师生因受种种不公正待遇而举校搬迁的话,城市也就失去了其文化和精神象征,这对城市的综合繁荣和长远发展绝非好事,因而许多明智的市政当局纷纷制定种种优惠条件以挽留大学。比如,波隆那城市的权力机构就很重视大学的作用,曾“以税收的半数慷慨地用于支付教授的薪金和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