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3大题 (一) 考点3 概括与赏析 Word版含答案概要1
考点三 概括与赏析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 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 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考生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甲 A 该考生因信息提取不准或理解错误,对选项中张茂先和老人的形象分析与概括不认同,致使选择错误。(短板一:信息提取整 合不到位) 乙 B 该考生没有抓住文中的观点句“方知余见小”,对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出现错误,致使选择错误。(短板二:不理解观点 和态度) 丙 D 该考生不明白文言文综合题目的设错陷阱,没有抓住选项中的要素“渲染”进行细致的甄别,致使错选。(短板三:不知综合 题的设错陷阱) 本题考查文中信息的筛选,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本选用了张岱(明)的《琅嬛福地记》,文章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讲述了张茂先深山中的见闻,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 从题目的角度看,回答这一类试题,应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确定各选项在全文中的阅读区间,然后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比对,以发现异同,确定正确的选项。 A项,抓住原文信息“固已读尽之矣”等,可知张茂先自大的性格特点,选项要素“自矜”符合原文;面对张茂先的狂妄自大和“纵观群书”等无理要求,老人的言行体现了其宽容、神秘的特点,选项要素符合原文内容。 B项,文中的大山和老人充满了神秘色彩,象征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浪漫化的笔法与《桃花源记》相仿,选项的要素“揭示”“异曲同工”符合文章内容。 C项,从全文来看,文章之所以议秦王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地比较完整,并以此来揭示主旨“不可妄自尊大”,并不是为了批评秦王嬴政。该项不符合文章的内容。 D项,老人“枕书石上卧”渲染了其神秘的特点,痴龙“守此二千年矣”为琅嬛福地笼罩上了神秘色彩;两处符合选项“渲染”“传神”的要素。文章最后运用韵文,用“方知余见小”等句揭示了不可狂妄自大的道理。故选C项。 【参考译文】 晋太康年间,张茂先做建安从事时,在洞山游玩。顺着溪水向里走,见到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和他交谈。看他枕着的书,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认识,对此感到很惊讶。老人问张茂先说:“您读过多少书?”张茂先说:“我没读过的都是二十年以来的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那我已经全读完了。”老人微微一笑,拉着张茂先的手走到石壁下面,忽见有一道门,进去里面的路很宽,来到一个精致的小屋内,(里面有)藏书上万卷。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答:“是各朝代的史书。”又来到另一间小屋,(发现)藏书更多。张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我国的旅游资源(57张)概要1.ppt
- 混凝土浇筑方案 2概要1.doc
- 混凝土浇筑通知单概要1.docx
- 混凝土基础知识概要1.ppt
- 2017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三轮复习策略概要1.ppt
- 2017高考复习散文语句含义与核按钮配套概要1.ppt
- 2017高考备考研讨数学概要1.pptx
-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概要1.ppt
-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概要1.ppt
- 2017高考复习:语病六大类型概要1.pptx
- 2017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语言鉴赏概要1.ppt
- 2017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中国的自然资源概要1.ppt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高考作文分项写作指导-各个击破写美文 第4讲 横看成岭侧成峰-深入本质课件.ppt
- 混凝土配合比作业指导书概要1.docx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披经览史晓古今 第4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概要1.ppt
- 2017高考语文主题人物阅读课件——木 心概要1.pp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概要1.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5大题现代文阅读一Ⅱ散文阅读考点2理解词句含意题型2理解句意概要1.doc
- 2017高考语文字形字形专题练习概要1.doc
-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概要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