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陋室铭一、匈奴后裔,书香门第刘禹锡的籍贯究竟在何地,向来
一、匈奴後裔,書香門第 劉禹錫的籍貫究竟在何地,向來眾說紛紜。根據子劉子自傳(劉禹錫自傳)的說法,劉禹錫的七代祖劉亮在北魏擔任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孝文帝遷都洛陽,自此定居洛陽。由此推知劉禹錫應為「洛客」(劉在泰娘歌中以此自稱),且具有北方少數民族匈奴的血統。劉禹錫出生在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而他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熟讀儒家經典、諸子百家之書,因而奠下深厚的文學基礎。 二、同年好友,甚為相契 「同年」有兩種意義:一為同年出生,一為科舉時代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劉禹錫與白居易為同年出生的好友,皆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往來頻繁、互相唱和,時人並稱為「劉白」。此外,兩人仕途經歷、生活態度相似,晚年皆老病、奉佛,真可謂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好友。 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同榜登科的好友,兩人於唐德宗貞元九年(西元七九三)同登進士榜,又同考中博學宏詞科。安史亂後,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兩人為匡扶大唐社稷,參加王叔文所主導的政治變革運動,因觸怒權貴而失敗,同遭貶為司馬,由於遭遇相同,兩人常互相慰勉,而成了患難之交。 三、剛強不屈,寫詩諷政 在政治變革運動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往朗州(湖南常州)任司馬,十年後才被召回長安,但他仍舊剛強不屈,並以寫詩嘲弄當權者。有一天,他聽說玄都觀的千樹桃花,開得很好看,就和朋友相約賞花,一時興起,就寫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此詩表面記事,實際上描寫勢利小人(看花客)爭先恐後的攀附新貴(桃千樹),並諷刺當前政壇紅人,不過是在自己被排擠後,才被提拔起來後生晚輩罷了(劉郎去後栽)。字裡行間處處流露輕蔑,不久劉禹錫即以「心懷怨恨,誹謗朝廷」的罪名,再度被貶。 十四年後,劉禹錫又奉召回京。他一到長安,再遊玄都觀,並寫了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描寫昔日政敵已猢猻散(桃花淨盡),現今的權貴才能平庸(菜花開),當年掌權的人(種桃道士)已不知去向,自己雖屢遭磨難,卻能存活下來,以此諷刺那些禁不起宦海浮沉的人。末句的「前度劉郎今又來」再度強烈的挑戰了當權者,由此可見劉禹錫堅韌不屈的性格和頑強的鬥爭精神。 四、歌舞作樂,「司空見慣」 劉禹錫才氣縱橫,卻恃才傲物,一生落拓時多,得意時少。當他遭貶為蘇州刺史時,司空李紳因仰慕其才華,特設宴款待,在酒酣耳熱之際,安排一位藝高貌美的歌妓獻唱,他大為心動,當下寫了一首詩:「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這種事),斷盡蘇州刺史腸。」李紳明白其中寓意,便將該名歌妓送給他。而「司空見慣」這一典故,就此流傳下來,意指某事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五、以文會友,「探驪得珠」 有一天,劉禹錫與元稹、韋楚客相約到白居易家作客,四人相約以「金陵懷古」為題,各賦一詩。劉禹錫喝完一杯酒後,即寫下西塞山懷古一詩:「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詩的意思是說:「晉武帝討伐孫吳時,派大將王濬率領著船艦從益州一路東下,金陵城中的帝王氣象,一下子就黯淡失色了。儘管孫吳的人用八千尺的鐵鎖橫檔在江面,想要阻擋晉國的戰船前進,還是被晉國人用火將鐵鎖燒熔,沉落到江底去。吳王孫皓只好豎起降旗,帶領著百官,走出了石頭城。人事的變化那麼難以捉摸,許多往事一旦回憶起來,只是徒然讓人傷感罷了。而西塞山看著人間歷經滄桑興亡,仍然橫靠著寒冷的江水矗立不變。而今,四海一家,天下歸於一統,只剩下秋天的蘆葦陪伴著那些早已荒廢的舊堡壘了。」白居易讀了之後讚嘆曰:「四人探驪龍,子先獲珠,所餘鱗爪何用耶?」於是其他三人都不敢作了。 「探驪得珠」原是莊子列禦寇中的典故。驪珠,相傳為藏在驪龍頷下的寶珠。驪龍棲息深淵中,欲取得驪珠,必須潛入深淵,待驪龍入睡後,再俟機竊取,因此指獲得極為珍貴的寶物。白居易藉這個典故讚嘆劉禹錫才思敏捷,不是其他三人能比。後世因此以「探驪得珠」比喻寫作文章能抓住重點,深得題旨的精髓。或作「探珠驪頷」。 1.文體:應用文。 2.開頭:冒題法。 3.主旨:戒勉自己雖居陋室,仍要充實學識,修養品德,期望將來能有作為。 4.貫串全文:惟吾德馨。 5.結構與內容:全文分為三部分。 (1)第一部份(前六句):揭示題旨。 (2)第二部分(第七—十四句):印證題旨。 (3)第三部分(末三句):重申題旨。 6.作法: (1)採「對偶」形式: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外,都是對偶句。 (2)用韻寫作:本文大致上採隔句押韻,押「ㄥ」韻,韻腳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等八字。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1页-【低空经济】低空无人机公共测试场与验证基地设计方案.pdf
- 理想 RISO 9050 7050 3050 7010 3010 闪彩印王中文技术维修手册 后面可以参考理想闪彩印王 EX7200 EX9050 EX9000 EX7250 系列中文维修手册 .pdf VIP
- 生物酶解技术.ppt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衣服巧收纳》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公司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工作规范.doc VIP
- 教学进度计划表.pdf VIP
- 直肠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ppt
- 软件工程项目造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左玉辉-环境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