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T三度空间定位术於三叉神经节阻断之应用 - cgmhorgtw.PPT

MDCT三度空间定位术於三叉神经节阻断之应用 - cgmhorgtw.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DCT三度空间定位术於三叉神经节阻断之应用 - cgmhorgtw

MDCT三度空間定位術於三叉神經節阻斷之應用 傳統CT Guide 3D CT Guide 影像重組 摘要 目的:利用MDCT找出卵圓孔最佳之穿刺入針點及角度,再配合CT導引穿刺術進行三叉神經阻斷。 方法:利用MDCT細切重組,本科從2005年3月起已成功施行此術於8位病患 結果:平均調整3次穿刺角度,穿刺時間15分鐘可完成定位 討論:提供醫師最佳入針點及角度,為三叉神經痛病患提供更迅速更精確的穿刺定位,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三叉神經(CN V)為自橋腦發出,是顏面的感覺神經和咀嚼肌群集許多小肌肉的運動神經。有三分支:眼神經(CN V1)、上颌神經(CN V2)及下颌神經(CN V3)。 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CNV的一種感覺異常,其特徵是難忍受的,閃電般地出其不意的突然打擊的顏面痛。一發作可能持續15分鐘或更長。 上颌神經是最常發作的,其次下颌神經。這種突發性的疼痛通常在碰觸最痛的區域後停止。 這種抽痛、刺痛的原因大多無法探知,但通常都有伴隨顳骨岩部發炎(osteitis)或偏行的動脈壓迫到CN V感覺神經根的情形發生。 當不正常血管從CNV感覺根移除後,症狀通常消失。在某些例子必須切斷CNV感覺根才能減緩三叉神經痛。 前言 以往三叉神經節熱週波燒灼手術全程在手術室中以移動式X光透視機器進行穿刺定位,因為透視影像解析度低及顱底複雜構造在2D透視影像上重疊而導致穿刺定位不易,更使得醫生需接受額外的輻射暴露。 材料與方法 GE Medical Systems Lightspeed Plus 4i 影像處理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0) RF穿刺針(Radionics:RF Lesion Generator System所附之穿刺針) 材料與方法 影像重組求入針點 patr1 影像重組求入針點 patr2 影像重組求入針點 patr3 影像重組導引入針角度part 1 以碘酒於患側由眼框下到下巴消毒及局部麻醉後,由神經外科醫師從標定的入針點,順畫好的路徑角度,以RF穿刺針(熱週波燒灼儀器所附之穿刺針)往顱底穿刺。 將掃描切面厚度由先前2.5mm改為1.25mm其餘條件不變,掃描針尖到卵圓孔位置,約25張切面(3公分左右)。 影像重組導引入針角度part 2 重組可自由旋轉任何角度的3D影像(如圖8) 影像重組導引入針角度part 4 待醫師依影像調整穿刺角度後,重複掃描動作直到穿刺針順卵圓孔角度來到其入口處,此時因穿刺針會刺激到CN V而導致患者劇烈疼痛,故需到手術室中,待進行全身麻醉後,再將穿刺針沿卵圓孔穿入至CN V神經節,即可接上熱週波燒灼儀器進行燒灼。 結果 平均只需在穿刺後調整三次角度,平均15 分鐘(包含影像重組、角度判斷與穿刺調整的時間)即可完成導引定位 都沒有因為麻醉而產生併發症,手術成功後,病患疼痛立即解除,取而代之的是持續性輕度到中度半側顏面麻痺而咀嚼肌力減弱情況,此情形絕大數病患都能忍受,此種感覺麻木感而咀嚼肌力減弱情形大部分患者三個月後皆能獲得改善。 卵圓孔位置加以測量,平均孔徑為4.9mm * 3.8mm;coronal切面下角度為顱底往顱內中心呈34.5度(與sagittal切面所呈的夾角);在sagittal切面下角度為顱底往顱內後側呈34度(與coronal切面所呈的夾角)。 (如表1) 討論 part1 透視X光機導引 VS MDCT導引 以往神經外科醫師對於CNV熱週波神經阻斷術是於開刀房中在透視X光機下進行穿刺,而入針點皆以經驗判定。在透視影像不佳,顱底組織重疊的2D影像上要穿刺一個平均為4.9mm*3.8mm的卵圓孔實在不易,或許於2D影像上可窺見卵圓孔左右位置,但對於其深度只能憑藉經驗為之;再者,要能成功阻斷疼痛則必須將針沿卵圓孔而上,到達神經節再給予阻斷,而對於經驗得知的入針點,假如有些許偏差,針將卡在孔外,無法順行而上。 3D MDCT導引技術除明確指引入針外,其入針點更是順著卵圓孔的雙角度求得。 討論 part2 三叉神經痛之治療 病患目前手術方式有下列幾種:開顱顯微血管減壓術、經皮膚三叉神經節氣球壓迫阻斷手術、經皮膚三叉神經節熱週波燒灼術、經皮膚三叉神經節甘油阻斷手術、週邊三叉神經阻斷術與珈瑪刀或光子刀神經節阻斷術。 顱手術死亡率為1%,且手術後仍有一定比率之併發症發生,包括顱內出血、小腦梗塞、出血、腦神經損傷等情況 * * 傳統CT Guide 入針角度與CT Axial切面平行,利用2D導引定位 3D CT Guide 其入針點與切面角度不相符,無法由一張Axial 切面導引穿刺 重組coronal,用以判斷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