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速生化培训需求 - yeec维修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00速生化培训需求 - yeec维修网

800速生化培训需求(回答仅仅是维修经验层面上的,术语不专业,仅供参考,郑州 岳世海 ) 培训提纲 1)转臂组件(转动较快时出现抖动) 如果是同步齿带传动,抖动有关原因:1.同步带的张紧程度,有具体的数值要求的,在很多的仪器维修手册都能看到;2.驱动马达自身的功率,需要设计人员计算出快速旋转时的最大功率,匹配的马达功率要有一定的超量;3.齿带上的带齿和转轮上的齿型咬合匹配,需要机械设计人员按机械配合要求来选配。配合有缺陷时,低速表现不出来抖动,速度一快就表现出来了。事例:我曾经更换过AU400的R臂的水平旋转齿带,原配的型号与替代品的齿形有些差异,原配是S,圆弧角,替代的是方形角,出现旋转到位停止时抖动,后来通过增加皮带的张紧度,降低了抖动幅度,能够使用。但没有完全消除抖动。 2)盘组件(传动系统,传动比和脉冲数匹配,转动惯量和电机及齿轮匹配) 见到的生化仪盘的旋转驱动,有两种方式,齿带和齿盘,但大部分是齿盘传动方式,传动比得机械设计专业人员计算得出,这块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设计项目,计算要复杂些,一个步进马达的驱动脉冲数和转子的旋转角度有固定的关系,转动惯量可以通过控制马达的转速来控制,在一个旋转动作中,是可以实现变速运动的,也就是说在驱动电路方面输出的驱动脉冲电压的频率是变化的,这样通过马达自身的反作用力就能很好解决转动惯量。见到的很多生化仪盘组件都是这样运动的,变速运动,我叫它“自刹车”功能。至于齿轮匹配,我觉得只要机械专业的人员就能计算出来,应该有具体公式套用。 3)轨道式进样组件 轨道式进样感觉最好的就是AU系列生化,从400,480,640,680到2700,5400,很经典的,放置样品,追加等等非常方便,但是结构要比转盘式复杂许多,相对盘式故障率高些,日立7600模块生化也采用轨道式进样,设计都不错。 AU系列进样系统: 日立7600的进样系统 4)针、搅拌杆、清洗站组件 加样针最多见的就是水平和垂直两个运动方向,很多生化把垂直方向的驱动做成丝杠传动方式 众多加样针水平臂里做进去防撞装置,无外乎槽型光耦+弹性装置,东芝的水平臂外加水平方向的方向的防撞装置,是压力弹性开关方式;另外,还有针的液面感应,有电容信号和电阻信号两种,但目前绝大多数是电容式,早期的日立生化是电阻感应的。加样针的内壁清洗液体需要脱气后使用。再有,各加样针的针尖部位外壁和整个针的内壁都要做疏水及惰性工艺加工,目的就是便于清洗,减少交叉污染。 搅拌杆我见到的也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最多见的是独立搅拌杆组件,又分为机械旋转搅拌和压力晶体振动搅拌,机械旋转搅拌如奥林巴斯系列生化,一套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分配带动8-12个独立的搅拌杆,日立系列生化用独立的驱动分别驱动一个单独的搅拌杆,接触液体部分都有疏水工艺加工,避免交叉污染。压电晶体振动搅拌是个不错的技术,见于东芝系列的新产品上,由振荡晶体驱动搅拌叶片,使反应杯中液体上下振动,混合效果更加,早期产品也是马达驱动机械旋转搅拌的,不过是一套驱动装置有两套独立的搅拌驱动,必威体育精装版产品把马达驱动的旋转混合改为了振荡晶体驱动。第二种就是非接触式搅拌,是日立公司做出来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的高端产品使用,不存在搅拌杆的交叉污染可能吗,应该是搅拌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使用超声波技术,使反应杯中液体分子振荡碰撞产生气泡破碎后达到混合目的,但是振荡频率的分段控制从而消除因混合带来的气泡是此技术关键点。第三种就是加样针自身混合搅拌,典型的是威图生化,用偏心轮带动针的下半部分在反应杯中作圆周运动实现混合搅拌目的。还有,早期的意大利系列的生化使用针的抽吸注液动作来混合搅拌,目前部分国产生化也有使用此简单技术的。第三种方式在生化分析系统的测试循环时序中,占用的时间过多,所以也只有低速生化才能采用。 清洗站组件大多数只有垂直运动,运动驱动很好实现,步进马达加槽型限位光耦即可。大多数厂家也都很类似,一排针4-8个不等,每一杯位做成吸液和加液两根针,一长一短,避免污染,长吸短加。但是这一排针所加注的液体有所不同,碱性、酸性或中性洗液,或者纯水,按照一定时序由液路设计确定。最后一步有比色杯的干燥处理,也就是去除残留杯壁上的微量液体,也有两种技术,一种是负压技术,负压通过干燥块(白色的,日立和奥林巴斯是四氟塑料块,下方开孔,其他很多厂家用聚四氟多孔烧结体做成,耐磨透液透气性良好。)抽吸走残留液体,另一种是向孔内吹入50-60度的热空气,使微量水分蒸发掉,个人感觉没有擦拭块擦干技术来的可靠。 5)清洗液加注方式 是指的清洗站单元的加液么?还是整机的清洗液加注?那我分开说吧, 先说清洗站的加液,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使用多只单独的注射器专门负责伺服清洗洗液加注,液量可以很好的控制,如东芝40(新型号),另外一种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