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任出洋钦差是个美国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第一任出洋钦差是个美国人

清朝第一任出洋钦差是个美国人 1867年,清政府急需派遣特使出国,但寻遍朝野竟无一人堪当此任,万般无奈之时,恭亲王奕想出个“金点子”―― 大清国总理衙门急商差遣钦差出国修约 1865年11月,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掌管外交、通商事务,下简称总理衙)呈送《局外旁观论》一文。文中,赫德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实行新政。翌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又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提出了与赫德呈文类似的要求。威妥玛还用威胁的口吻说:中国若不变革,借取新法,完全可能受到各强富之国的干预乃至制裁。赫德和威妥玛的呈文令清政府胆战心惊。按照1858年中国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1867年为修约之年。此时的清政府对英法曾经借口修约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心有余悸,遂将二文转发江南督抚,要求他们认真筹划应对之策。总理衙门内的办事大臣认为,“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伪,中国则一概茫然。其中隔阂之由,总因彼有使来,我无使往。以致遇有该使倔强任性,不合情理之事,仅能正言折服,而不能向其本国一加诘责,默为转移。”总理衙门于是暗中酝酿遣使出洋。但统领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发现,偌大一个大清国,上上下下竟无一人能胜此重任,于是他将目光放在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身上 美国公使成了钦差 蒲安臣生于18XX年,是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1856年6月2日发表的署名演说《马萨诸塞州的抗辩》,后来成为美国解放黑奴运动的重要文献。1860年,蒲安臣全力协助林肯竞选总统,结果丢了自己的议员席位。为感谢助选之功,林肯于当选总统的第二年任命他为美国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经发表过支持匈牙利革命领袖的演说为名,宣布其不受欢迎。于是,林肯重新任命蒲安臣为驻华公使 1862年7月XX年,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提出对华“合作政策”,其要点是:在中国,对于一切重大问题要协商合作,在维护条约权利所必需的范围内保卫条约口岸;在条约口岸内,既不要求,也不占用租界,不用任何方法干涉中国政府对他自己的人民的管辖,也不威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美国的“合作政策”在西方列强中独树一帜。在这个政策的支持下,清政府度过了19世纪60年代的政治危机,自然对这个政策的执行者蒲安臣心存感激和信任 1867年11月,蒲安臣任期届满,准备向清政府辞行。辞行之时,蒲安臣向奕表示,今后(中国)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必十分出力。奕问他是否愿意代中国领命出使西洋各国,蒲安臣当即答应。清政府原已在各地海关任用过洋人当税务司。11月27日,奕正式向清政府上奏:请旨钦派蒲安臣权充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为在列强之间协调平衡,清廷又请英国驻华使馆官员桕卓安和担任过中国海关官员的法国人德善为左右“协理”,充当蒲安臣的副手。另派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随行出访,会同蒲安臣办理中外交涉事务。总理衙门特别强调:中国此行所派之员,均系钦差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自上海虹口港乘坐“格斯达哥里号”轮船起航 首航美利坚赢得“开门红” 作为一个成熟老辣的政治家,蒲安臣深知此行难度之大。因此,他将此行的第一站选定在他最有把握的美国。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蒲安臣使团抵达了旧金山,引起强烈反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在欢迎宴会上称赞他的同胞蒲安臣是“最年轻的一个政府(美国)的儿子和最古老的一个政府(中国)的代表”。蒲安臣在致答词时也兴奋地说,他的出使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和平与进步的途径。同年6月2日,蒲安臣一行取道巴拿马抵达华盛顿。次日,使团成员拜访了美国国务卿西华德;6日,拜望了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纽约,蒲安臣以中国代言人的身份向美国公众宣称:“中国愿与你们通商,向你们购买货物,卖东西给你们。”“她欢迎你们的商人和传教士,让你们把光亮的十字架,插到中国的每一个山巅和溪谷……” 蒲安臣在发表这些演说前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清政府在这方面的授权。这些演说令清政府目瞪口呆,清政府立即对外宣布不承认这些演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中,中国使团遍游美利坚,到7月下旬才回到华盛顿。蒲安臣与西华德在密室中商谈《天津条约》的续增问题。由于西华德与蒲安臣均系对华“合作政策”的决定性人物,两人在对华政策上的默契不言自明。志刚、孙家谷等中国官员则乐于将此重任推给蒲安臣,自己忙于各种交际应酬。7月28日,蒲安臣与西华德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从字面上看,这的确是近代中国所签署的最平等条约。清廷上下尤其对美国在条约中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这一点倍加赞赏。美国则通过这一条约将骗招华工合法化,解决了内战后修建太平洋铁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