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IngentaConnect.PDF

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IngentaConnect.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IngentaConnect

第 32 卷 第 20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2 No.20 2016 年 10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Oct. 2016 217 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 罗小平,邓 聪,冯振飞,周建阳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 510640 ) 摘 要:为了研究微通道壁面特性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该文以具有不同表面能的微通道为研究对象,制冷剂 R141b 为试验工质,在不同热流密度、质量流率下对微通道内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 质量流率的增加有利于沸腾传热,但微通道内过冷段长度也相应增加;在微通道饱和沸腾区传热系数较稳定,但沿工质 流动方向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相比于表面能为 23.93 mN/m 的 3#的微通道,表面能为 60.03 和 49.54 mN/m 的 1#和 2#微通 道沸腾传热系数分别提高 18.42%和 9.28% ;根据试验值与关联式预测值的对比情况,对 Lazarek 关联式进行修正,拟合 得到能很好预测该试验各工况下的传热关联式,平均绝对误差为 9.76 %。该研究为微通道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传热;冷却;模型;表面能;微通道;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0.028 中图分类号:TK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6)-20-0217-06 罗小平,邓 聪,冯振飞,周建阳. 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6, 32(20):217-222.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0.028 Luo Xiaoping, Deng Cong, Feng Zhenfei, Zhou Jianyang. Flowing boi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est for microchannel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energy in refrigeration system[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6, 32(20): 217 -2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0.028 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型产生影响,但是整个试验基于开式 0 引 言 系统,仅适用于理论研究。冯振飞等[12] 进行了微通道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设备不断微型化、 米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试验,将纳米颗粒沉降对微通道 精细化,这导致了集成电路上热通量迅速增加,使得传 表面能的影响与传热关联式联系了起来,提出新的传热 统的强化传热技术已无法满足散热的需求[1-2] 。研究具有 预测模型,提升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较高效率的传热设备成为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 然而截到目前,表面能对微通道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的重点课题之一[3-4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