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及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pdf

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及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Vol. 18, No. 1, 114–12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涂阳军 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摘 要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 性变化。许多因素, 包括人口统计学、创伤事件的特征、人格与认知、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 伤后成长有影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未有一致的结论, 两者间关系的不一致有四种可能的 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创伤后成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探寻确证成长有效性的新证据和新方法。 关键词 成长; 创伤; 创伤后成长 分类号 R395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Tedeschi Calhoun, 2004) 。创伤后成长不仅能发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生在个体水平上, 它也能发生在群体或国家, 甚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上》) 至世界水平上, 历经压力或创伤能使婚姻关系、 孩提时代耳熟能详的经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 家庭机能、邻里关系、组织士气发生变化, 甚至 道理:苦难和挫折暗含着成长和成功的可能。一 能使一国和一地区内产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动 直以来, 有关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研究往往过分强 (Cohen, Cimbolic, Armeli, Hettler, 1998) 。我们 调创伤事件引发的负性结果, 但随着积极心理学 可以想象, 在历经大的自然灾害, 如地震后, 人 的兴起, 创伤后成长在近十几年内受到了学者们 们的团体凝聚力会增强, 慈善或正义的行为会增 的 积 极 关 注 (Helgeson, Reynolds, Tomich, 多。除创伤后成长外, 指代该现象的词语还有很 2006) 。创伤后成长强调创伤后个体自我恢复和自 多, 如与压力相关的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 、 我更新的能力, 它的提出将一改心理病理领域一 益 处 寻 求 (benefit-finding) 、 感 知 到 的 益 处 直以缺陷为基础的研究预设, 对该现象的深入研 (perceived benefit) 、 观 念 的 变 化 (changes in 究能增进对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理解, 其研究成果 outlook) 及心理 活力 (psychological thriving) 等 将为临床上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成长以及恢复和 (Linley Joseph, 2004), 而 Joseph 和 Linley 提升创伤者的身心机能提供有益的指导。鉴于此, (2006) 则提出用逆境与成长(growth following 本文将引入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 围绕该概念在 adversity)一词来统指上述各称谓。但 Tedeschi 和 相关研究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Calhoun 给出了之所以选择使用创伤后成长一词 的充分理由, 他们认为该词不但抓住了成长的本 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