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范一气化碳中毒宣导资料
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相關知識篇 來源: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知識網 一、 何謂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中毒後的症狀不易被察覺,因而成為潛藏於居家環境 中的隱形殺手。一般人在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後,經常只有疲倦、昏眩等輕微不適症狀,往往 在中毒而不自覺的狀況下,在昏睡中死亡。一氧化碳中毒部分媒體會誤報導為「瓦斯中毒」, 事實上,國內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均依法令添加甲硫醇或二乙基硫作為警示劑,使得原本無 色、無味的氣體附有顯著臭味,一旦瓦斯外洩,民眾易於察覺及時採行應變措施,不易造成 災害。 瓦斯燃燒所需的空氣量,約為其體積的25至31倍。在氧氣充足的環境,會完全燃燒變 成無危害的二氧化碳(CO2)。但是在氧氣不足時,燃燒便會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CO)。一 氧化碳對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力,為氧氣的200-250倍,因此會取代氧氣搶先與血紅素結 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血紅素(COHb) ,降低血紅素帶氧能力,這時體內組織無充足含氧,因而 產生各種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 二、一氧化碳影響人體之嚴重性 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編著之防火手冊, 提出一氧化碳含量對於人體吸入時間及中毒症狀如下: 一氧化碳含量 人體暴露時間及生理症狀 0.01% 6-8小時內,會產生頭痛、昏沈、噁心、肌肉無力、 判 1 (100ppm) 斷力喪失等症狀。 0.02% 2 2-3小時產生輕微頭痛。 (200ppm) 0.04% 3 2.5小時-3.5小時頭痛加劇。 (400ppm) 0.08% 4 45分鐘會頭暈、反胃、抽筋。 (800ppm) 0.16% 5 20分鐘會頭痛、暈眩,2小時死亡。 (1,600ppm) 0.32% 6 5-10分鐘會頭痛、暈眩、嘔吐,30分鐘會死亡。 (3,200ppm) 0.64% 7 1-2分鐘內會頭痛、暈眩,10-15分鐘內會死亡。 (6,400ppm) 1.28% 8 1-3分鐘內可能會死亡。 (12,800ppm) 1 三、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當我們聞到瓦斯外漏的氣味時,會意識到危機而趕緊處理。然而真正的隱形殺手-「一 氧化碳」,卻往往會因其具有無色、無味的特性而遭忽視,以致不幸事故層出不窮。如何有 效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確實遵照「四要」原則,是不二法門。 (一)要保持環境的「通風」:避免陽台違規使用、加裝門窗、紗窗不潔及晾曬大量衣物 等情形。 (二)要使用安全的「品牌」:熱水器應貼有CNS(國家標準)及TGAS(台灣瓦斯器具安 全標誌)檢驗合格標示。 (三)要注意安全的「安裝」:僱用合格燃氣熱水器及其配管承裝業技術士進行正確的「安 裝」,安裝後並依法填寫施工登錄卡,選購屋外式(RF)熱水器應裝置於室外通風 良好處所,選購室內型燃氣熱水器如半密閉強制排氣式 (FE)及密閉強制排氣式 (FF) 等熱水器,應裝設適當的排氣管。 (四)要注意平時的「檢修」:熱水器應定期檢修或汰換,如發現有水溫不穩定現象或改 變熱水器設置位置或更換組件時,均應請合格燃氣熱水器及其配管承裝業技術士為 之。 四、一氧化碳中毒處置措施 發現家人或朋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二次元经济”崛起背后的商业逻辑.docx VIP
- 【阶段测试】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27.doc VIP
- 中国谷子经济分析:从哪吒旋风看二次元IP衍生品市场崛起.pdf VIP
- 2025年全国高考山东省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含答案).pdf VIP
- 《不负'食'光拒绝浪费》班会课件.pptx VIP
- 部编本《一块奶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docx VIP
- DB13T 5448.3-2021 工业取水定额 第3部分:医药行业.docx VIP
- 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