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退耕地林下种植苜蓿的技术探讨
退耕地林下种植苜蓿的技术探讨 吕和平 (甘肃成县畜牧中心 742500) 摘要:退耕还林草是我国生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大战略,实践中有许多具体问题 需要探讨。本文以成县为例,结合当地退耕还林草的实际,探求在半干旱区域,退耕地林下 种植紫苜蓿的栽培模式和技术,以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使退耕还林还草深 入人心落实得更好。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紫花苜蓿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恢复建设生态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如何卓有成效地落实好这一宏伟战略,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实际 问题需要探讨。地处甘肃南部山区的成县,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的源头之地,是国家确定 的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县之一。自 1999 年试行退耕以来,至 2002 年累计退耕 3927hm2, 退耕地全部单一还林。还林后,因幼树生长缓慢,林间隙地空阔,群众普遍在林下复耕种植 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一现象既影响了退耕还林幼树的正常生长,又形成坡耕地水土继 续流失,上级业务部门不予验收认可,成为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在当地试验研究 和调查总结,找出了退耕地林下种植紫苜蓿的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一方式既能保护退 耕地幼树正常生长,恢复生态环境,又可增加群众经济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形成了干 部、群众的共识,成为当地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为了更好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任务,为今后还林还草寻求最佳方式,形成科学规范的 种植模式,本文就此试以探讨。 1.退耕区域基本概况 成县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的秦准农业线上,位于甘肃陇南徽成盆地。北纬 33°31′~34° 02′,东径 105°24′~105°~57′,海拔 750~2377m;年均温度 11.8℃,≥0°的积温 4348 ℃,无霜期 208d;年均降水 637mm;年日照时数 1800h;耕作土壤以褐土为主,有机质 0.8% 左右,PH7—8,土壤营养缺氧少磷钾钙富余。 全县土地总面积 1700km2,山地占 93.6%,土地垦殖率达 34.9%以上。其中耕地面积 5.6 万 hm2,占 34.1%,林地 4.6 万 hm2,占 27.3%;草地 1.22 万 hm2,仅占 7.2%。因草地开垦 殆尽,形成农林牧业的畸形发展。而一些盲目开垦的土地,因地高坡陡,土层薄,特别旱坡 耕地,难以保肥、保墒,不仅产出低,甚至造成水土流失的不良后果。尤其是>25°的 1.46 万 hm2 陡坡耕地,是形成县境水土流失,夏秋雨季泥石流暴发的源头。因此,开展和实施退 耕还林还草,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全县总人口 24.7 万人,农业人口 21.7 万人,农业经济以粮食和畜牧为主,2002 年粮食 总产 12.2 万 t,年饲养大家畜 3.45 万头(匹),猪 16 万头。全县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有 相当多的乡村处于贫困线以下。 成县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紫花苜蓿的习俗,至 20 世纪 70 年代引进推广了箭舌碗豆,80 年 代引进种植了聚合草、柽麻、田菁、紫云英、白三叶等,90 年代引进了籽粒苋、串叶草、 菊苣、紫羊毛等草种。但群众喜于种植和大面积种植的主要还是紫苜蓿。成县地处暖温带半 湿润区,苜蓿生长期长,长势旺,年收鲜草四茬,鲜草量一般在 15t/hm2 上下。不论种草养 畜或加工草产品均有潜在的优势和发展的空间。自1999年至2003年全县计划种植4700hm2, 至 2007 年全部完成退耕地 1.46 万 hm2 林下种苜蓿工作。林下种植苜蓿规划的实施,将促进 当地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 2.退耕地林下种植紫苜蓿的作用 2.1 蓄水保墒。据西北水保所资料,当农田冲刷量为 100%时,苜蓿等草地的冲刷量仅为 6.1%,减少流失量 94%,加上苜蓿地林木的缓冲、固结作用,林下苜蓿将以林草的生物复合 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接纳雨水,下渗到土壤深层,避免雨水和土壤养分的大量流 失。 2.2 培肥地力,促进树林生长。苜蓿具有豆科植物生物固氧解磷的特殊功能,林下苜蓿能 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氮、磷等速效养分,加上蓄水供水功能的增强,极大地改善 了树木对水和肥的需求,促进退耕地林木健康生长。 2.3 增加经济效益。林草协调生长,使田间小气候更适于林木生长,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3年度为控股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PDF
-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08C005) - 地方财政研究.DOC
- 辽宁省重要矿产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PDF
- 辅国公盛昌宅.PDF
- 辽上京城址勘察报告.PPT
- 辽西-冀北坳陷中-上元古界油源及成藏期分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PDF
- 过冷度对Ni-Cu 合金枝晶偏析影响的相场法模拟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刻度及井下测量数值模拟-自然科学版.PDF
- 辽河油田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石油科技论坛.PDF
- 输电与配电系统 - HK Electric.PDF
- 迟发性输血反应的诊治及预防 - tmatw.PDF
- 适合EPM, EPRM 和EPMS 行星摆线马达的液压盘式制动器Hydraulic.PDF
- 进入年刊内容-武术家.PDF
- 适用于美容院所有者的通风指南 -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State.PDF
- 适用于增压器壳体材料的高镍球墨铸铁的高温氧化性能-材料与测试网.PDF
- 适用于汽车工业的焊接解决方案 - Fronius International.PDF
- 逆变式直流弧焊机的区间外拖控制.PDF
- 适用于混合仿真的戴维南等值阻抗改进求取算法-电力工程技术.DOC
- 逆变式CO 焊接电源控制电路设计.PDF
- 选拔、训练航天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