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微生物学家传记张碧芬教授-微生物学系-东吴大学
張碧芬教授
踏實的環境微生物學家
前一陣子,市面上出現了一本本土化的微生物書籍─「微生物的世界」。那是台灣第一本完全由在地的教授所編寫,且內容照片也是完全出自台灣人之手的微生物書籍。而這本書其中一位作者便是張碧芬教授。
張碧芬教授,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大學部及博士班,現為東吳大學微生物系教授,2000年至2003年曾任本系系主任。
老師的求學過程一直很順利,從東門國小,金華國中,北一女,然後是台大農化系畢業,在台大農化系時,唸的是土壤肥料組。畢業後,因家裡並不贊成出國繼續唸書,正好台大農化系上有一個正式的缺,就接下這一份工作,成為正式的公務員。老師說,她並不是很喜歡有壓力的唸書,所以能有一份工作也未嘗不是好事!和袁紹英博士結婚後,袁博士建議她繼續攻讀研究所,張老師便在職進修,開始唸台大農化所碩士班,唸了一年便直攻博士班,經過六年努力總算畢業了,其間還生了兩個小孩家璐及家偉。
博士班畢業後,承蒙本系當時系主任趙維良教授推薦,進入東吳大學微生物系任教,直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張老師這幾年一直競競業業站在自己崗位上,致力於教學、服務、輔導、研究,期許能做為一個盡職的老師。老師授課科目包括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科學導論及環境微生物學特論。
張老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荷爾蒙生物復育之研究,環境荷爾蒙是指環境中存在之非生物荷爾蒙物質,由於環境中存在許多這類物質,利用生物法將環境荷爾蒙去除為一可行之方法,即所謂生物復育法,本實驗室以此領域作為研究。目前研究主題為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壬基苯酚等環境賀爾蒙在環境之好氧及厭氧生物分解,具分解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壬基苯酚能力好氧及厭氧純菌之分離及降解之研究及利用分子生物技術探討在好氧及厭氧條件下降解環境賀爾蒙時,厭氧及好氧兩菌群之微生物多樣性。研究工作由本人及本人先生袁紹英博士(本系兼任教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管處副處長)共同指導學生。張老師每年都可以申請二項研究計劃經費,加上學校補助經費,由於實驗室經費充足,且研究生又非常認真情況下,每年皆能發表數篇國際期刊論文,研究工作進行頗順利。目前已有三十位碩士班學生畢業,畢業研究生以從事環保生物技術相關工作為主,其中已有三位學長獲得台灣大學博士學位,並從事教職工作。
有關「微生物的世界」,這本書是由張老師實驗室學生集體創作之成果,其中游呈祥具有照相的長才,貢獻良多。本書也請系上專兼任教授或校外專家學者提供許多寶貴意見及相片。由於本書並沒有經費支援,所有參與的人員都是義務幫忙。這本經三年籌備,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九十三年七月由天下文化順利出版,而且也有不錯的評價,目前銷路不錯。
問起老師在東吳微生物系教書的這十五年,覺得學生有什麼樣的改變,老師覺得近幾年的學生,和老師的感情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好,這讓她有點感嘆。至於學生素質是否有比較低落,老師是有這樣的感覺,卻不認為是學生不用功,也許真的不如以前的學生努力,但也是一直唸書補習的,是不是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老師說,也許吧!不過現在的小孩很愛打電腦倒是真的!
沒能完成出國唸書心願的張老師,在第一次休假的時候,到了美國的加州州立戴維斯大學做了一年的訪問教授。她覺得出國學到的不只是學知識及技術,更看到很多不同的東西。「出國看看,看到的是廣度。」老師這麼說。除了在戴維斯大學外,老師也去了柏克萊大學及位於美國東岸的紐澤西Rutgers大學。她覺得,其實國外的研究設備跟國內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教學是否比台灣好,也不盡然,不過她認為出國唸書可以學到一些知識及技術,但是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接觸各國的學生,能學到更多不同的事物,可以有更寬廣的視野。老師說,出國唸書有較大的競爭力,學生會比較知道用功,不過不論在哪裡唸書,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要能知道努力。
總是認真努力的張老師希望今年可以申請到休假,同時兼顧教學、研究及家庭,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家裡的三個小孩都是由她一手帶大,雖然任教的課程不算多,但當老師的壓力總是大的,準備課程需要不少時間,要面對學生許多課業上的問題,實驗室內的所有情況她也必須掌握。家庭、教學、研究三頭燒的壓力,有時也讓她感到十分疲倦。還好現在孩子長大了,可以比較放心。「當初孩子還小,同時兼顧所有的事,真的很累!」想到當時的忙碌,老師不禁莞爾。七年一次的休假,她希望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舒緩平時的壓力及緊繃。
總觀老師一路從求學到工作教書,老師說,她覺得她運氣很好,這一路走來都還頗平順的,老師說,不論發生什麼事她都會想辦法解決,在人際關係上,她覺得系上所有的老師及學生都對她非常支持,所以一直到現在,一切都很平順。至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