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三章(人的发展)复习.ppt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知觉 老化最明显的视觉和听觉 1、视觉退化 2、听力下降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 视 觉 老人对蓝、绿及紫色等冷色系统较不易区别,对黄、红、橘色等暖色系统还可以。 老人居住的房或活动场所,其布置宜采用明鲜彩色,或使灯光足够。 * 听觉 听力敏感度会减低,特别是高频率的声音。 慢慢讲 发音清 多重复 善用表情与肢体语言 * 味觉 舌头里的味觉细胞会萎缩退化,影响味觉。特别是对甜、酸、苦的味觉减退比较多。 * 皮肤与头发 由于皮下脂肪的减少,血液循环也减低,老人的皮肤较不能保温,天冷时较需加衣服; 但是由于汗腺也萎缩,不能适当地出汗来调节体温,也不容易应付热的天气与闷热的场所。 * 科学家们曾认为童年早期以后个体不会再产生新的脑细胞。 研究者必威体育精装版发现,成人在一生过程中是可以生长出新的脑细胞的(Uould等人,1999)。一项研究发现,70多岁时树突(神经元或神经细胞的分枝、接受信息的部分)还会继续生长,但是90多岁时没有发现树突生长的情况(Coleman, 1986) 。 本章内容 1、胎儿期发展和新生儿 2、婴儿期与儿童期的发展 2.1 生理发展 2.2 认知发展 2.3 社会情感发展 3、青春期的发展 3.1 生理发展 3.2 认知发展 3.3 社会情感发展 4、成人期的发展 4.1 生理发展 4.2 认知发展 4.3 社会情感发展 成人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思维是思维的最高水平,认知能力在成人期不会发生新的质的改变。一个物理学博士的思维方式与一个达到形式运算思维水平的青少年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差别就在于那个物理学者在某个特定的科学领域拥有更多的知识。物理学者和青少年都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发展出解决问题的可选方式,然后从这些选择中推论出解决办法。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但不同的心理机制老化的速度也不一样。 * 总趋势 50岁开始有明显减退; 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 80岁后记忆减退尤其迅速。 记忆下降的表现 记忆广度减退或下降 机械识记减退或下降 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 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记忆下降的机制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记忆的变化 (一)记忆 * 智力在中年会不会开始衰退? 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个体日益积累的知识和语言技能。 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知及进行抽象推理的能力。 (二)思维 存在个体性差异 流体智力的衰退快 晶体智力的衰退慢 * 1、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2、解决问题时深思熟虑,但又缺乏信心 3、思维的灵活性变差,想像力减弱 * 本章内容 1、胎儿期发展和新生儿 2、婴儿期与儿童期的发展 2.1 生理发展 2.2 认知发展 2.3 社会情感发展 3、青春期的发展 3.1 生理发展 3.2 认知发展 3.3 社会情感发展 4、成人期的发展 4.1 生理发展 4.2 认知发展 4.3 社会情感发展 人际关系的变化 夫妻关系 子女关系 朋友关系 * 夫妻间的三次蜜月 婚姻初期 子女长成,进入空巢期 夫妻都退休后(夫妻性格会趋于中性,甚至交叉性的对调。) * 亲子关系 (1)建立横的亲子关系 (2)亲子关系的倒转 (3)提供经验 * 本章内容 1、胎儿期发展和新生儿 2、婴儿期与儿童期的发展 2.1 生理发展 2.2 认知发展 2.3 社会情感发展 3、青春期的发展 3.1 生理发展 3.2 认知发展 3.3 社会情感发展 4、成人期的发展 4.1 生理发展 4.2 认知发展 4.3 社会情感发展 依恋理论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 操作定义: (1)试图保持接触和亲近; (2)在分离时表现得焦虑。 身体接触 熟悉性 养育方式 熟悉性 很多动物的依恋是基于熟悉性而形成的,通常形成于敏感的关健期(critical period)—出生不久之后,有利于促进个体发展的最佳时期。 这种严格的依恋形成过程被称为印刻(imprinting) 。 依恋理论 爱因斯沃斯(Mary D. Salter Ainsworth,1913-1999) 她的跨文化研究和她发明的陌生情景法使她成为了儿童与看护者依恋关系形成理论发展中的灵魂人物。 依恋理论 1.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适度地反抗与母亲的分离;母亲返回后,会前往寻求接触,并能很快被母亲安抚好。 2.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