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榆林市规模栽植樟子松调查评价研究
榆林市规模栽植樟子松调查评价研究[摘要]:榆林沙区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沙退人进,有效地改变了环境条件,樟子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及抗风能力强等特性而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的造林方式以及使用大规格苗木造林的办法,其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成本较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急需优选出一套更科学、更系统、更可行的大规模营造樟子松防护林技术,采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其投资成本
[关键词]:樟子松栽植技术 成活率保存率 投资成本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XX年由辽宁章古台红花尔基天然林区引入,目前仅在榆阳区城郊林场牛家梁苗圃保存7株,1964年在红石峡省治沙所植物园成片引种栽培成功。引种栽培成功后,1981年-1985年先后在榆阳区城郊林场、神木水磨河林场等地进行了造林扩大试验,并获得成功。九十年代始省治沙所把樟子松造林作为课题在自己林地和神木大保当等地开始大面积示范栽植,并在以后的绿色长城、绿色通道丁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示范栽植10多万亩。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作为沙区造林先锋树种,科技人员为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关键技术,基本上解决了在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共保存樟子松林30多万亩,并表现出很好的生长势头,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力争XX年,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建成西北地区的“生态名市”,所以,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发展樟子松,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而且对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保护的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建设后备森林资源
2、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次调查,对樟子松1957年引种栽植以来在全市不同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栽植深度以及不同季节栽植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测评,优选出一套更科学、更系统、更可行的大规模营造樟子松防护林技术
3、方法与内容
3.1 调查的方法
在具有代表性的榆阳区、横山县、神木县等县区,分别对选择不同的造林方法、造林立地类型、造林密度、造林季节、技术措施和所用苗木规格,就其生长量(树高、冠幅、地径、胸径),生长势(当年新梢生长量、新梢年平均生长量)、根系延伸(根系长度、根系分布)的情况、现有死亡植株的原因以及投资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分析、优选,并对优选造林技术进行效益评价
3.2 调查的内容
3.2.1 造林地植被类型的不同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3.2.2 造林密度和深度的不同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3.2.3 立地类型的不同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3.2.4 樟子松造林季节的选择对其造林成效的影响
3.2.5 苗木不同种类的选择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3.2.6 樟子松造林栽植的不同方法和技术措施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3.2.7 樟子松育苗方式的改进对造林成效的影响
4、调查对比分析
4.1 造林设计和技术措施
4.1.1 不同植被类型
经调查,樟子松造林地植被类型有无植被覆盖的裸沙地、沙柳林地、杨树林地、紫穗槐林地、柠条林地、沙蒿林地、花棒林地七种
4.1.2 立地类型选择
经调查,我市现有的樟子松造林立地类型主要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覆沙黄土地、黄土地五个类型
4.1.3 造林苗木选择
调查过的造林苗木主要选择了5种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健壮樟子松苗,即:
1、3年生营容器苗,苗高25-30厘米,二层分枝,营养钵(袋)大小9×18厘米以上,土球大小15-XX年生带土球苗,苗高25-30厘米,二层分枝,土球大小15-XX年生容器苗,苗高50-80厘米,四层以上分枝,营养钵(袋)大小21×21厘米以上,土球大小25-35厘米
3、3-2(3)年生带土球苗,苗高50-80厘米,四层以上分枝,土球大小25-35厘米
4、80厘米以上的大苗带土球苗,苗高80以上,五层以上分枝
4.1.4栽植位置和造林密度设计
经调查现有栽植樟子松主要栽植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覆沙黄土地中上部、黄土地,在流动沙丘和风蚀严重部位搭设了障蔽,株行距有2×3米、3×3米、3×4米、4×5米、5×6米五种方式
4.1.5 造林季节
造林季节大多选择在春季,也有榆阳区城郊林场大墩粱工区XX年雨季进行造林,榆阳区红石桥乡XX年秋季进行造林
4.1.6 配套技术措施
造林不同技术措施有覆膜、套笼、浇水、搭设障蔽等,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