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褶皱成因分析 概述 纵弯褶皱作用(重点)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 其它褶皱作用 褶皱成因概述 褶皱成因分析的目的 了解褶皱多样的形态及组合特点 褶皱的区域展布及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对矿产的控制规律 侧压力、重力、岩石力学性质等控制因素在褶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褶皱层内部应变及其与其它构造的内在联系 褶皱的形成机制 褶皱成因概述褶皱成因分类 据物质运动方式分类 滑动 流动 据作用力方式分类 纵弯 横弯 1.纵弯褶皱作用的发育机制 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而形成褶皱的作用 岩层之间的力学性质差异起主导作用 硬层主动褶皱 软层被动缩短 纵弯褶皱作用单层褶皱的发育机制 岩层褶皱的阻抗来自强硬层内部和相邻的软弱层 强硬层内部,趋于形成大波长 软弱层,阻止大波长形成 根据最小功原理,褶皱波长为二者之间的调和中间值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 Biot 等根据计算和实验提出 把岩层视作弹性板 d——岩层厚度;?1——强层粘度;?2——弱层(基质)粘度 主波长理论表明:初始主波长与强岩层的厚度和强岩层与介质的粘度比有关,而与作用力无关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 褶皱主波长与强岩层厚度成正比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1/ ?2) 褶皱主波长与强岩层粘度(?1)与介质粘度( ?2 )的比值有关 2种典型(极端)情况 ?1/ ?2 50 ——来自基质的阻抗很小(设想为强岩层处于近于自由空间的环境中) ?1/ ?2 10 ——来自基质的阻抗很大(强岩层难以自由褶皱变形)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1/ ?2 50 ) ?1/ ?2 50——来自基质的阻抗很小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不同的粘度比) 纵弯褶皱作用褶皱主波长理论 粘度比小,形成肠状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岩层的褶皱发育 控制褶皱形态的影响因素 各层的能干性 相邻层互相影响 强层间的距离 接触应变带的宽度 纵弯褶皱作用接触应变带 接触应变带指的是“硬层”褶皱对介质的影响范围。接触应变带以外,介质不产生明显的褶皱,仅仅发生均匀缩短 接触应变带的宽度 强硬层初始主波长(Wi) 纵弯褶皱作用接触应变带与强硬层间距 两“硬层”间隔远,互不影响,形成各自的特征波长褶皱,整个岩系不协调 纵弯褶皱作用接触应变带与强硬层间距 两“硬层”间隔小,相互干扰,但厚度、粘度相同,形成协调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接触应变带与强硬层间距 不规则互层岩系 硬层间隔小(位于接触应变带内),各层的粘度、厚度不同,形成复协调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规则互层岩系的褶皱 令: n = d2 / d1 d1 ——硬层厚度 d2 ——软层厚度 μ1μ2 μ1——硬层粘度 μ2——软层粘度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高(软层较厚), μ1/μ2低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中等,μ1/μ2低,褶皱形态明显,进一步压扁后成压扁的平行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小(软层很薄),μ1/μ2低,岩层普遍压扁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高(软层较厚)形成相似褶皱,μ1/μ2高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中等, μ1/μ2高,发育尖棱状褶皱 纵弯褶皱作用多层规则相间的强硬层的褶皱 n低,μ1/μ2高(薄的硬层岩系,夹少量软层起润滑作用) 没有初始特征波长,形成膝折—不规则尖棱褶皱 2. 纵弯褶皱作用的应变分布型式 又分为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 (1)弯滑褶皱作用 一系列岩层通过层间滑动而弯曲成为褶皱的过程。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弯流作用与弯滑作用 视频:弯滑褶皱和弯流褶皱 弯滑褶皱作用的特点: 单层纵弯曲的应变状态及内部小构造 ②各相邻层的上层相对向背斜转折端滑动,下层则向相邻向斜的转折端滑动。一方面在层面上形成垂直于枢纽的擦痕,另一方面在转折端形成空隙,造成虚脱现象。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弯流褶皱内的应变分布 平面应变 IB平行式,但无中和面 褶皱面为剪切面,相当“圆切面”(无应变) 正交剖面上,λ1方向呈“反扇形”,转折端处无应变,拐点处应变最强 线理在赤平投影图上的变位轨迹为小圆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弯流褶皱内应变分布 注意与中和面褶皱作用应变分布形式(左上)的对比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弯滑褶皱中的次级小型构造 韧性夹层中的小构造 不对称小褶皱 层间劈理 脆性层中的小构造 层面擦痕(垂直于褶皱轴) 层间破碎带 转折端虚脱,可以形成鞍状脉和矿体 弯流作用发生在韧性高的层中,以发育反扇形板劈理(或褶劈理)为特征 强硬层与软弱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蒸汽系统知识培训试卷.ppt
-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行车、葫芦)资料.ppt
- 站场设备操作和维护案例.ppt
- 站点的优化与发布案例.ppt
- 站姿坐姿走姿礼仪案例.ppt
- 蒸汽流程中盐类的沉积试卷.ppt
- 站姿坐姿走姿礼仪学习案例.ppt
-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讲述资料.ppt
- 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资料.ppt
- 章杰—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案例.ppt
- Haier海尔413升风冷变频多门冰箱 BCD-413WGHFD1BSJU1(白)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抽屉式断路器主回路后垂直连接 抽屉式断路器主回路后垂直连接使用手册.pdf
- Samsung三星智能佩戴设备 Galaxy Fit3安全手册.pdf
- Samsung三星滚筒洗衣机 AI神 黑钻热泵洗烘旗舰 WD18DB8995BZSC使用手册.pdf
- Sakura樱花消毒柜 保洁柜消毒柜 SCQ-130D6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Hifiman头领科技ARYA UNVEILED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抽屉式主回路连接前置端子 支撑件 抽屉式主回路连接前置端子 支撑件使用手册.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中性线的外部电流传感器 中性线的外部电流传感器使用手册.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电子脱扣单元 电子脱扣单元使用手册.pdf
- Razer雷蛇Playstation 专用雷蛇战锤狂鲨极速版 RZ12-038203 用户指南 (简体中文)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