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国民收入分配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在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又辅以行政手段、计划途径,对其实行了倾斜的投资、贸易、税收、财政政策,如税收减免、大型基础设施布局等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西部差距继续拉大。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以主要经济指标为例,2003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7.51%下降到16.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1%下降到37.6%。 再以教育与卫生资源为例,贫困的农村及中西部也理应受到政府公共教育与卫生资源的倾斜,然而在全中国九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刚刚发生的江苏高考指标问题)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一项,东部地区占据了一半以上。如今医疗条件最好的北京,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6.31,条件最差的贵州只有1.52,两者相差4.2倍;而在 1982年,条件最好的上海与条件最差的广西相差不过3.1倍。目前,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居民享受着三分之二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占85%的农村人口却仅获得不足三分之一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官员消费的行政费用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GDP增长,而用于官员消费的行政费用增长,又远远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1978年中国财政收入是1132亿元,行政费用开支52亿元,行政费用占财政收入比重是4.6%;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是61316亿,按照有关专家和“两会代表”提供的数字,目前行政费用开支占财政支出比重大概在20%左右,相当于1.2万亿左右。30年间,中国财政收入增加了54倍,行政费用开支则增加了200多倍,并且在十七大以前,仍然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行政费用占财政收入比重最低的日本是2.38%,因担负世界任务开支最高的美国也不过9.9%,除去比较特殊的美国之外,世界各国行政费用占财政收入比重一般都不会超过6%,中国的比重都高达20%,这就是中国官员能够拥有超越帝王生活的财政基础。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3)财政支出长期重发展、轻民生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开支,是保障民众生活的基本需要,具有普恵与公平的特性。作为社会主义的我国,理应把社会保障放在第一位。但2009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仅为16.2%强,福利国家达40%以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占20%以上。 资料5: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这就发生了非常反常的现象,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而美国财政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8%,如果加上国有资产收益与土地收益,我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大大高于因担负世界任务开支最高的美国,但在民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上不仅低于美国,并且逼近世界倒数第一,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比我国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都高于我们。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三、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调节好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是为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1、初次分配关系形成的利益格局是再分配的前提 初次分配关系形成的利益格局是再分配的前提;再分配可以弥补初次分配的某些不足之处,但是不可能改变初次分配的基本格局。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这就意味着,调节好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首先要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样才有条件理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并在此前提下调节好再分配关系。 2、走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公平效率的误区 (调至第十九章讲解) 材料6:经济增长与民生问题谁应优先:以俄罗斯为例 关于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有一个认识问题需要解决:即经济增长与解决民生二者之间是否需要权衡。有一些经济学家总认为经济增长与解决民生有个排序问题。只有经济增长了,回过头来才能解决民生。而如果过早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可能会拖经济增长后腿,也不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尤其对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效率绝对优先于公平。   这种认识在这些经济学家自己设定的逻辑里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未必经得起实证的检验. 俄罗斯这几年的历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世界银行2006年4月份也曾经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估,认为该国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典范,称之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