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运教授讲座:文学细节书写的美学光芒研究.pptVIP

郭守运教授讲座:文学细节书写的美学光芒研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枯井意象”与日本文学及其文化性格 郭守运 许嘉苹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里,井象征着故乡,象征着生命之源。不过,井的意象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文化里尽管十分繁多,却与中国文化里井的意象所表达的意义相去甚远。在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著作《挪威的森林》中,井散发着死亡、神秘的气息,井的意象贯穿整本书的始终;同时,井的意象也以不同的方式和笔法出现在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实非偶然的文学素材。《挪威的森林》中所描述的森林里的井,与书中人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作者其他作品中井的意象和叙述上的笔法,人们能够探讨出遮蔽在日本民族生命里潜在的、不易察觉的“井”的情结;结合井的意象在其他文艺作品上的延伸,人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究日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密码。 一、《挪威的森林》中的“井” 在村上春树这部《挪威的森林》里,枯井的意象以一种永生的姿态存活在人类的记忆里,并且是一种黑暗、危险、神秘且深不见底的诱惑,这种诱惑无时无刻不在蓄势待发,伺机以动。纵观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我们发现,关于枯井的意象在《挪威的森林》里的出现并非偶然。《且听风吟》中那个厌世的青年在火星上的井里穿行了15亿年,返回地面时用枪自杀;《奇鸟行状录》里作者用了大段的篇幅,叙述一个老者向他讲述四十年前蒙古边境的一口深井,这老者本是送来去世的本田先生留给主人公冈田的纪念物,而这包外面包着牛皮纸、结结实实缠了好几道细绳,要求冈田独自一人打开的纪念物却是一个空盒(这实际上也是个枯井的意象――层层包围,但里面空空如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更有大量关于井的比喻,在出现茫然无措的失落感时,在说到夜鬼时,在行走夜路时等等。枯井在小说中的意象一个比一个更荒诞更虚无缥缈,这种对现存事物的虚无缥缈的不断叙述,自其处女作《且听风吟》以来,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一路延续下去。 二、中国文化中的“井”意象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里,井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对一种生命之源的感恩和图报,“喝水不忘掘井人”是饮水思源;“千里井,不反唾”是对井的爱护和敬仰;“井水不犯河水”是井的平和,也使井成为古人眼中的祥瑞之物。在张艺谋导演的一部名叫《老井》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老百姓对井的一种生命情感,体会到井在中国民间生活和文化中占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宋代朱熹曾经认为:对井的“格物”能观察到阴阳五行的变化。 三、日本“枯井”意象的文化成因 浸泡在太平洋里的日本其实就是一口枯井,被蓝黑色的海水层层包围着的地理环境正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日本立国很久且没被外族征服过,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不能被驯化的“神佑民族”,优越感让他们“心灵紧闭”,在精神层面上很蔑视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与世隔绝的意识。但出门便是深深海洋且资源贫乏的地缘现实,又使日本人充满生存危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提到:“日本人民的性格是使人惊异的。日本人民是顽固、任性、刚毅、古怪的,一切危险和灾难都不放在眼里 ”。 四、“枯井意象”的文化反思 日本文学中枯井的意象,在其小说中昭示、象征着该民族心理上盛装人生阴暗面的记忆,而这种意象在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里成为一种文学和文化原型,被反复的以一种荒诞、残酷、恐怖的意象不断予以重现,这与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上对“枯井意象”的无意识驯化和迭加认同,构成了日本民族长期以来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中的阴暗、冷酷和荒凉。“枯井意象”成为人们解码日本文艺作品中对于物象的诠释,解蔽日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非常态的一个钥匙。 ——《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2005年10月全文转载 意象研究的拓展 1、人物形象的对比:《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汉卡西莫多VS庄子寓言中的“兀者、支离者” 2、小仲马《茶花女》马克VS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 3、………… 四、从一个细节结束 1、让阅读成为一种审美享受,也成为自我提升的途径。 2、细节阅读带来的审美感动和精神愉悦,是一种超越性的生命体验,具有永恒的生命哲学的价值。 3、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 栖居于何处?答曰:书。 如何栖居?答曰:阅读。 讲座结束,谢谢各位师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