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
一、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发展的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 ;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的,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这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实质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为了强占市场和掠夺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更强。鸦片??争后,列强凭惜在中国强取的侵略权益,开始向中国大量地进行商品输出。 ; 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始创办一些船坞和工厂,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政治贷款,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办工厂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趁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3)洋务经济
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式的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甲午中日战争后破产。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末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其产生的条件也不充分,自然经济的解体虽然提供了市场,但几乎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企业所垄断,民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近代中国既缺乏西方式的殖民掠夺积累资本,也缺乏近代化的集资方式,只是一批地主、官僚为利润所驱动,把一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以上两点决定了民族经济“先天不足”的特点,地区分布不合理(沿海沿江)和部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决定了它“后天畸形”的特点。这两点又使民族资产阶级带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 ; 19世纪60、70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日益萎缩。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更是举步维艰,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1949后,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惟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它是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聚敛财富而形成的。它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其特点与洋务企业相似。 ; 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了,十年对峙期间,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国统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财政金融全面崩溃,工、农、商业纷纷解体、破产,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使这些企业较完整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戾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6)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即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等。 ; 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经济结构: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公有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pdf
-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 四书精读教学-《四书》精读课堂笔记.docx VIP
- 2022年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典型应用题105道.pdf
- 国旗下讲话:远离垃圾食品,享受健康生活.doc
- 幼儿园课件: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7首)阅读理解题背诵-中考考点汇总(全册-含答案).doc VIP
-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ppt
- 2024年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公共选修课参考答案.pdf VIP
- 《立体构成》课件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