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的变革与社会职业观的发展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教育 1 2 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1 2 一、官吏选任制度取代官吏世袭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人才的争夺和任用成为关键。以往的世卿世禄制度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奉行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度势在必行。官吏不再局限于贵族阶级,而是面向全社会的世人。 二、官营工商业发展,私营工商业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国有制被打破,在官营工商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私营工商业也在不断发展。 三、“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职业发展观渐趋成熟 《谷梁传·成公元年》在春秋了,鲁国的记事中出现类似“士农工商”的词句:“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春秋战国时期以士为首的四民顺序已经为社会所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管仲的思想为代表的“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发展观。 一、士阶层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职业范围非常广泛。一类以从事理论思维、著书立说和追求道德理想为目标。另一类为智能之士。第三类为技能之士。 二、士阶层的职业教育 (一)从养士制度到稷下学宫:士阶层职业教育的官方形态 (二)私学兴起:士阶层职业教育的民间形态 一、农业职业教育 (一)李悝、商鞅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变法中的劝农措施 1、李悝“尽地力之教” 的农业教育思想和措施 2、商鞅“急耕战之赏” 的农业教育思想和措施 (二)先秦农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四篇农学文献的教育思想 李悝 商鞅 二、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家传世学的手工业教育 (二)学徒制的手工业教育 一、墨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墨子把社会划分成为君子与贱人两大群体,认为:社会应当由治人者、治于人者,以及劳心者、劳力者这样不同的群体构成。尽管墨子有这种社会分工思想,但他并不认为贵者长贵,贱者长贱,而强调“官无常贵,民无长贱”的社会发展规律。如何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呢?墨子强调要大量培养人才。 二、“教人功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墨子提出技术教育是兴利除害的重要途径 之一,特别强调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技术教育。 三、“博乎道术”——技术教育的内容 由墨子及其后学撰写和编辑而成的《墨子》一书中,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科学技术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墨子实施的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墨子》包含有力学、几何学和光学的思想和知识。 第二、战争攻守中的机械制造技术是墨家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墨子的实验教学法 墨子强调教育教学中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也因之在技术的传授中重视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技能。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