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活动设计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二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水均益 材料三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读者》 (1)阅读材料一,根据《马关条约》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来分析。 (2)材料二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举例说明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 (3)警醒的中国要做些什么?你认为未来中日关系如何发展? 中日关系离和睦、和谐、和平还有漫长的路。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因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大清王朝。 问题探究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性质)你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历史小论文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请对以下假设的命题作出解释:“依据历史和现今的形势分析,中日何时再有一战?”(不少于500字) 避战,避战,坚决的避战! 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理昭然。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可乘之机 直接原因 有利环境 根本原因 一.甲午战争的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 日本: 欧美: 朝鲜: 中国: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解决日本资义发展矛盾,蓄谋已久 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是何态度呢? 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爆发东学党起义 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持何态度? 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 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5威海卫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 “海军备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