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研制系院: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姓名:张德培学号:20130627115专业:机电一体化年级:2013指导教师:荣瑞芳完成日期:5月11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研制学生姓名 张德培专业 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姓名荣瑞芳下发日期 2015 年 12 月 29 日任务起止日期: 2015年 12月 29 日至 2016 年 5 月 15 日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进 度 安 排序号设计(论文)工作任务日 期1指导教师指导毕业生选题2015.12.29—2016.3. 42指导教师指导论文提纲2016.3.4—2016.3.113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第一稿2016.3.12—2016.3.314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第二稿2016.4.1—2016.4.305指导教师指导论文定稿2016.5.1—2016.5.126 论文答辩2014.5.13—2016.5.14主要参考文献:[1] 张耀宗.机械加工实用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李军.数控机床参考点的设定间.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3] 许镇宇.机械零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孔庆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 雷宏,机械工程基础.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12 [6] 王中发.实用机械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7] 唐宗军,机械制造基础。大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系负责人意见:摘 要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而普遍的参数。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在各种传感器中居首位。温度控制的发展引入单片机后,可以降低对某些硬件电路的要求。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本文以温室为研究对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所实现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转换控制、键盘终端处理及显示的功能。当实际温度低于设定值,PTC进行加热,反之PTC就停止加热。实际温度超上限或者低下限时,系统自动报警。温度控制采用的是双位控制,简单易行,在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温室,可行度很高。 最后对系统进行调试并在PROTEUS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原理可行。又在一个小空间进行试验,误差在1℃左右,结果符合预期。运行稳定、控制效果好、性价比高。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DS18B20,温室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而普遍的参数。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在各种传感器中居首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温度传感器的种类还是在不断增加丰富来满足生产生活中的需要。在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是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保持温度,温度测量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温度控制采用单片机设计的全数字仪表,是常规仪表的的升级产品。温度控制的发展引入单片机后,可以降低对某些硬件电路的要求,但依然需要重视测试电路本身的重要性,尤其是直接获取被测信号的传感器部分,仍应给以充分的重视,有时提高整台仪器的性能的关键仍然在于测试电路尤其是传感器的改进。现在传感器也正在受着微电子技术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传感器正朝着小型、固态、多功能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使得在某些场合下人们对温度高低的要求得以实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冬天温度极低,但引入温室大棚后,冬天的时候人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钢铁厂里炼铁,对温度的要求更高,这就使得温度控制变得极为有意义,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调让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确实让我们感受到温度控制对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总之,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温度控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990年代中期,智能温控仪问世,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结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控器系列产品。智能温控器内部都包含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有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