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保健07.26.汇编
上医医未病之病,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 中医医欲起之病,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萌; 下医医已病之病,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 “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春季(春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养生者早睡早起,培养春天的生气。锻炼者适宜练动作较少的气功等。 这时期的进补宜温,有利于扶助正气,如麦、豉、枣、橘、花生等,不宜食生冷粘杂之物,以免损伤脾胃。 (一)意义 饮食养生(即食疗)在我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食物与中药同源,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特性,具有治 病和补体作用。 饮食得当可以强身健体,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饮食不当则损身伤体,延长病程,疾病反复,产生后遗症。 1、 饮食有节——有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2、饮食有方——细嚼慢咽,软硬恰当,冷热适宜,精力集中,食后活动,睡前拒食,饮食有洁。 3、谨和五味——合理搭配,不可偏食;注意气味。 《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4、荤素搭配——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忌食油腻厚味。 (三)食物的分类 1、按食物的性质分类 (1)热性食物——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热证、阴虚者忌用。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热证、阴虚火旺者慎用或忌用。羊肉、狗肉、牛肉、鹿肉、海参、桂圆肉等。 (3)寒性食物——清热、泻火、解毒,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者慎用。绿豆、苦瓜、黄瓜、莴苣、柿子、藕、西瓜等。 (4)凉性食物——清热、养阴,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者慎用。鸭肉、空心菜、菠菜、丝瓜、梨、李子等。 (5)平性食物—— 寒热温凉不明显,日常习用,为基本食物。粳米、猪肉、鸡蛋、花生、大豆、玉米等。 2、 按食物的味道分类 (1)辛味食物——发散、行气、通经脉、健胃等。 生姜、葱、蒜、花椒等。 (2)甘味食物——和中、缓急、补益、解痉、解毒等。 蜂蜜、饴糖、山药、大枣等。 (3)酸味食物——收敛、固涩等。 食醋、山楂、杏子等。 (4)苦味食物——清热、泄降、燥湿等。如苦瓜等。 (5)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润下等。海产品。 (四) 辨证施食 1、热证——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忌辛辣、温热之品。 2、寒证——宜食温热性食物,忌寒凉、生冷之品。 3、虚证——宜补虚益损,食补益类食物。虚证多脾胃虚弱,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滋腻、硬固品。 (1)阳虚者:宜温补,忌用寒凉; (2)阴虚者:宜清补,忌用温热; (3)气血虚者:宜随病证不同辨证施食; 4、实证——宜疏利、消导,忌施补。 (1)外感病证——宜食清淡,可食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忌油腻厚味。 (2)其他——各类血证、阴虚阳亢证、目疾、皮肤病、痔瘘、疮疖、痈疽等忌辛热、发散类食物。 体胖之人—多痰湿,宜清淡,忌肥甘厚腻 体瘦之人—多阴虚,宜滋阴生津,养血补血,忌辛辣动火 老年人—脾胃虚弱,宜清淡,忌油腻。 妇女妊娠期或哺乳期—忌辛辣温燥,以免助阳生火。 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 春季—宜清润平淡,如百合、甘蔗、香椿、藕、萝卜、黑木耳、 莲子;忌辛辣耗气之品。 夏季—宜甘寒,白扁豆、绿豆、苦瓜、西瓜、甜瓜等;忌温热、 生火、助阳之品。防过食生冷或不洁食物。 秋季—宜滋润收敛,如梨、百合、莲子、藕、胡桃、银耳、芝 麻等;忌辛燥温热品 冬季—宜温补,如羊肉、狗肉、牛肉、胡桃、桂圆、荔枝、栗子。适量黄酒、白酒等;忌生冷寒凉。 风池—诸风主之 取穴: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功效:袪风解表,清利头目,通脑活络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 合谷—疏风祛邪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 功效:清泄阳明,祛风解表,疏经通络,镇痛开窍。 经常按揉可预防感冒,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还能保持大便畅通,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涌泉—滋阴补肾 取穴:在足底部,踡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2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滋阴补肾,平肝熄风。 按之使人肾气旺盛,精力充沛,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