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瓜甜瓜蔓枯病防治探究进展
西瓜甜瓜蔓枯病防治探究进展摘要:蔓枯病是西瓜甜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害植株茎蔓、叶片和果实。本文概述了南方西、甜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为西瓜甜瓜蔓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西瓜;甜瓜;蔓枯病;症状;防治 西、甜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Walker]又叫黑腐病、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为害西、甜瓜叶片、茎蔓、果实等,其中以茎蔓受害最重。自1891年首次在法国发现该病以来,该病害一直呈现扩大蔓延的趋势,而今广泛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荷兰、瑞典、日本、印度及我国台湾等地,除墨西哥等少数国家外,世界各地均有关于该病的报道。目前,西、甜瓜蔓枯病在我国许多种植区也发生严重。据报道.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一般为15%~25%,严重时在60%~80%,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而在甜瓜上,一般田块发病株率20%~30%,发病重的在50%以上,严重时植株死亡率在30%~40%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的应用,国内西、甜瓜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因而重茬种植面积增多,致使各种植区西、甜瓜蔓枯病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西、甜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黄书华等调查发现山东省鱼台县的近2万个拱棚中,2006年病棚率为37%,2007年已达到56%。据冯春水等H调查,在湖南浏阳地区西瓜蔓枯病常年发病株率在20%-30%,发病重的年份发病株率在60%~80%,严重影响西瓜高产、稳产和经济收入。徐源辉等研究发现湖南省醴陵市甜瓜蔓枯病发生加重,防治不力时常导致减产,2006年全市甜瓜蔓枯病为害减产面积超过16hm2,2007年达到了24hm2。另外,据笔者近年调查,在南宁市郊区各西瓜甜瓜种植基地蔓枯病危害也有加重趋势,武鸣县武帽农场保护地种植瓜类(如甜瓜)每年种2~3茬,同一大棚内春季蔓枯病发病率为20%~30%,秋季发病率为80%~100%,失收率在40%以上。鉴于近年来南方各西瓜甜瓜产区蔓枯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现将西瓜甜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概述如下,以益于种植户在生产上参考与应用 1为害症状 西、甜瓜蔓枯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植株地上各部位均可受害,一般表现为叶片、茎蔓枯死和果实腐烂。该病对甜瓜的茎、叶、果实均可危害,但以茎蔓受害最重,而西瓜以叶片受害最重 1.1叶部受害 子叶发病时,最初呈现褐色水渍状小斑,逐渐发展成直径1~2cm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上有轮纹,中心颜色较淡,边缘为深褐色且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其上长出许多小黑点。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真叶发病时,病斑常发生在叶片叶缘,发病时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病斑易干枯破碎。叶柄发病产生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斑,后期病斑上也产生许多小黑点,表面粗糙。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 1.2茎蔓受害 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成株发病多见于茎基部、茎节处以及叶柄。发病初期茎基部和分枝处出现水渍状灰绿色菱形或条形病斑,向上蔓延到各茎节,逐渐形成黄白色的长条形或椭圆形凹陷斑,患病部位有时分泌出黄褐色、橘红色至黑红色胶状物。病斑后期散生黑色小颗粒。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m。瓜蔓显症3~4d后.病斑即环茎1周,7d后产生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约2周后病株即枯死 1.3果实受害 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靠近地面处,病斑圆形,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可导致果实腐烂。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病斑上产生大量小黑粒点及分泌琥珀色胶质物。此特征可与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相区分。此病不危害根部和维管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在茎、叶、果的老病斑上呈散生黑色小点 2病原及侵染循环 2.1病原 关于瓜类蔓枯病菌的种类还存在一些争议。国内有些学者依据病菌的形态学特征,将西瓜、甜瓜等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蔓枯病菌鉴定为瓜类球腔菌Mrcosphoerella citrullina(C.O.Sm.)Gross.,其无性型为壳二孢属(A scochytaLib.)。而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葫芦科植物蔓枯病菌是亚隔孢壳属(Didrmella)的D.bryoniae(Auersw.)Rehm.,其无性型为葫芦茎点霉菌Phoma cucurbitacearum(Ft.)Sacc. 病菌分生孢子器着生于叶面和茎蔓表面,多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球形或扁球形,有孔口,壁膜质,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