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骥笑迎风霜雪 半个世纪骋科坛
老骥笑迎风霜雪 半个世纪骋科坛古菊云,教授,高级工程师,1936年10月生,广东五华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早年留校任教,后调入广东有色金属地质勘察局工作,现为广州巍峰矿产应用研究所所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7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伟人都走崎岖路,平坦路上无英豪。伟大的时代需要无声处做学问的科学家;生性好奇、敏锐的灵感、独特的观察力、批判性的思维、唯实的品格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大师级科学家的素质,赶超世家先进科技水平,主要依靠这类创造性奇才,而不是什么“科研团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有“团队”吗?人才难得,人才发光的环境更难得。才能犹如一张支票,要兑现才有价值 ――广州巍峰矿产应用研究所所长古菊云教授 一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古菊云教授,先后经历过两个不同科学领域的实践和研究:从大学毕业分配到退休离岗,从事地质找矿与科研工作;退休后,自谋二次创业,致力于环保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两个阶段都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学家和环保专家 探索地球奥秘 地质事业显身手 古菊云40多年的地质生涯中,大部分时间就职于产业部门,长期参与许多重大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这样的工作条件,造就了古菊云成为勤于实践与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者。古菊云说:“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系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有艰苦的野外调研和系统的归纳总结,才能发现自然规律,提出具有创见性的、经得起检验的学术理论。”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白银地质勘察基金会、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多类矿产大型科研项目6个。在完成各个项目的过程中,他调研过遍及全国各地的钨、铁、稀有金属、金、银、铅、锌、铜矿床及某些非金属矿床数以千计,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古菊云独创性地提出了多种成矿规律、学术观点或理论概念:隐伏脉钨矿床的单一与双重形态分带模式,矿床(田)的球面分带,隐伏矿床的线细脉标志与成矿标志学,四种形式的脉状隐伏矿床和4个类型的破碎带矿床,成矿断裂系统与引裂构造,矿产的成矿体制,中国东南沿海北东向3条深源岩浆带及其与成矿关系,珍珠岩与沸石岩是分异形成的类质异相体等 在矿产的成矿规律的研究与认识上,古菊云造诣最深的是钨矿地质学。他发现与总结的“脉钨矿床的垂直分带-环形分带-球面分带规律”,被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用于指导找矿,找到了大量的工业矿床。另外古菊云还发现了地球上第一个颇具规模的伟晶岩型白钨矿床,使钨矿床的分类增加了一个新类型。1981年,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钨矿地质讨论会”,古菊云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脉钨矿床的形态分带》,在国际地质界首次提出矿床(田)的环形分带――球面分带理论及其找矿意义,使国外的许多地质学家大开眼界,美国著名地质学家P#8226;C贝特曼在大会发言说:“首先感谢古菊云教授做了个非常精彩的、高水平的报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如此的称赞是极其罕见的,同时会后尚有很多国外地质专家私下找古菊云求教。1988年,由中国金属学会主持召开的“花岗岩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古菊云在大会上宣读的《中国的斑岩钨矿》论文,世界上第一个在国际会议上提出“斑岩钨矿床”的概念及其主要地质特征。几乎所有的外国地质学家都对这一新类型矿床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上和会后都有不少学者向古教授询问或请教一些常识性的或感觉新鲜的问题 产业部门地质工作的实践探索,不同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必须做到获得双重成效,即除了认识自然规律外还要找到工业矿产。无论是寒天还是暑日,古教授都亲自带领专题组拼搏在找矿第一线。他先后发现了多个有较大价值的矿床:广东一六稀有金属矿、金石嶂银矿、凡口铅锌矿外带菱铁矿、上举沸石、膨润土矿等。一个地质工作者凭自身的野外调查与分析判断就有如此丰硕的找矿成果,又彰显了他专业知识渊博、技能过人 古菊云从事地质工作期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与人合著了《华南钨矿》,参与著作了《中国矿床》,主编了《中国银矿床》。其中《中国矿床》获得“国家最高图书奖” 古菊云在地质科学、特别是钨矿地质学上的突出贡献,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国内的许多钨矿地质工作者称其为“找矿能手”、“当代钨矿第一人”、“一代宗师” 花甲古稀创新业 环境保护再造辉煌 1993年,57岁的古菊云,在地质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早已眩人眼目、蜚声中外。而他不但不考虑过几年告老隐退,反而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二次创业。他牵头以5个教授为主体、集资40万元,到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山区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该地矿产资源珍珠岩。此事引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