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香透古今.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花鱼香透古今

一、黄花鱼香透古今 四月的浴溪河,水位猛涨,黄花鱼斗水而舞,金色的浪花飞溅,蔚为壮观。 是岸上的花黄沉醉了过往的岁月,还是水中的黄花溅开了古今的长廊,黄花黄鱼二者交相辉映,在我心底融汇成一个外表俊秀、文采飞扬的辞赋大家——宋玉。试想公元200多年前的宋玉,就着芳香馥郁的油菜花香,吃着浴溪河生长的黄色小鱼,暂时忘却楚国昏君佞臣的烦忧,写下华美的辞藻篇章该有多惬意。那时的黄色小鱼也许没有名字,却是宋玉最早的知音与追随者,以至宋玉去世后仍旧朝拜不休,感动世人。 宋玉,何许人也?宋玉与屈原同为楚文化开山鼻祖。据史书记载,宋玉生性聪颖,才华横溢,20岁不到,即为楚怀王驾前文学侍从,大约公元前260年间,被楚襄王逐放于云梦赐地,居住在今临澧县宋玉村一带。他创作《九辩》、《招魂》,将屈原的《离骚》与《九辩》合编成册,名为《楚辞》,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编写《楚辞》的人。为使楚文化在云梦赐地发扬光大,他在峪溪河南岸的高坡上,设立“楚辞书院”,亲自执教,撒下文明的种子,于是山野、丛林、溪畔、桥边,到处可觅孩童读书的身影,可谓“山野穷觅无顽童,农舍尽闻吟书声” 。后“楚辞书院”变为规模较大的“九辩书院”, 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读书明理蔚然成风,文明智慧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一千多年后,刘禹锡被贬朗州,深有感叹:“顾山州风物,皆骚人所赋。”唐代澧州诗人李群玉,落第归来,决心以屈宋为师,苦读屈宋辞骚,抒发其“巴歌掩白雪”之愤。其实车武子囊萤夜读,李群玉吟哦平台,黄佑昌洞庭放歌,丁玲逃婚求学……莫不是荆楚文化的延续与升华。 难怪不言不语的黄花鱼如此尊崇宋玉,不远千里来到浴溪河朝拜。然宋玉的结局并不如屈原那般辉煌,这是为何呢?屈原在楚国江陵郢都被秦所破后以身殉国,宋玉为之奔走呼告,带动情感炽烈的楚国人采取投粽子、划龙舟的形式纪念屈原,让爱国的屈原深深烙印在楚人的心目中,历久弥新。而宋玉去世的那一年正值楚国灭亡,强秦统治,原楚国人自顾不暇,哪有胆量纪念宋玉呢。时间流逝,和屈原齐名的宋玉慢慢被人遗忘,而后因为郭沫若先生的一篇《关于宋玉》成了 “没有骨气的文人”,半个世纪难以翻身,好在历代文人的歌咏多少弥补了这个缺憾。 从汉代起,便出现了司马迁、韩婴、刘向、杨雄、班固、王逸等300多位名家撰文赞颂宋玉。《文心雕龙》称:“屈宋逸步,莫乏能追”,至唐宋明时期达到顶峰。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这样写道:“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杜甫也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我师”,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认为“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 公元前222年,宋玉在云梦赐地去世,浴溪河、看花山、放舟湖、宋玉村等仍旧存在,历代文人雅士凭吊宋玉墓,探访看花山,留下大量诗词。清朝蕴山的《看花芳岭》愁肠百结:“不见看花人,惟余看花岭。寻花得得来,马足踏秋影。”清朝李秉礼的《吊宋玉墓》叹曰:“千古风骚擅澧乡,大夫埋骨墓田荒。长楸翦伐供樵客,断碣模糊误宋王。赖有邑人寻故址,惭无奇句发幽光。萧条我亦悲秋者,一读遗文泪数行。” 不只文人雅士推崇宋玉,1600多年前六朝无名氏的一首《黄花鱼儿歌》则佐证了老百姓对宋玉的拥戴:“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知朝宋玉。”历史文献上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到六朝时,宋玉坟前墓碑上的“玉”字那一点已模糊不清,人们将宋玉坟误认为宋王坟,担心后来者以讹传讹,聪明的先贤们将大自然造成的错误编成儿歌流传下来。 儿歌的由来也与一则感人至深的传说有关。宋玉去世,震动了湘楚大地,前来吊唁者无数。宋玉出殡那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出殡队伍来到了下葬地,即看花山下的道水河与浴溪河汇合的地方(今看花村境内),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白天变黑夜,送葬者慌忙逃避。时过三刻,天空依旧祥云朵朵,不同的是宋玉灵柩落棺的地方,耸立一座高高的坟丘。天葬宋玉惊动了洞庭湖的龙王。是夜,龙王派一种名叫黄花鱼的鱼族,前来拜祭宋玉,从此便没有停止过朝拜活动。老百姓感念黄花鱼的灵性,以儿歌记之。 传说或许不足为信,历代文人的歌咏难以广为散播,简明扼要的《黄花鱼儿歌》却深入人心,并由此引发今人对黄花鱼的研究与开发。在临澧兴隆街的一条小巷里,推开一扇普通大门,一位花甲老人出现在我眼前,见我对黄花鱼颇有兴趣,十分热情,赶紧搬来与黄花鱼有关的资料放在我面前。其实不需要开口问询多少,我已经见到了精深加工的临澧黄花鱼内外包装,临澧县申报成功“临澧黄花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牌,以及临澧楚文化部分精美图片…… 花甲老人是高级水产工程师,研究黄花鱼是从一次垂钓开始,当时有人问他是否知道《黄花鱼儿歌》,因为不怎么知情,没做详细的回答,回家就开始查找资料,想要弄清楚黄花鱼究竟是怎样特别的鱼类。原来这黄花鱼与本地常吃的四大家鱼即鳙鲢青鲤不同,体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