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3月
一例良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护理查房 黄卉 病史介绍 患者,女,61岁,因“眩晕伴呕吐1小时”入院。患者于1小时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有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液体。发作时全身冷汗,以体位变动时症状加剧,休息后症状无好转。今日由家属送来我院就诊,急诊头颅CT示:脑内散发缺血灶(阅片)。为进一步诊疗遂拟“头晕待查 腔梗 高血压病”收住入院。 PE:T 36.0℃ P 68次/分 R 20次/分 BP 192/111mmHg 平车入病房,神志清楚,呼吸平稳,精神萎,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反应灵敏,双侧额纹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应灵敏。辅助检查:头颅CT示:脑内散发缺血灶(阅片)。快速血糖:5.8mmol/L。初步诊断:良性位置性眩晕 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病?入院后予以抗眩晕、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相关治疗。11-1头晕较前稍有好转,无呕吐不适。11-4,患者头晕明显好转,进食尚可,可缓慢独自行走。11-10,仍有少许头晕感,头部活动时明显。11-14,头晕较前好转,行走较前稳健,予以办理出院。 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 是指头部位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引发的短暂性眩晕,一般都伴有眼震,特点为眼震方向随头部位置改变而改变,但持续时间短暂,易于疲劳。 本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是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患,多由椭圆囊及其周围病变引起。 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平均54岁(11-84岁), 女:男=2:1, 。 疾病相关知识 病因 病因不明,可由许多疾病引起; 某些情况下,症状的发生并不能找出明确的病因,故有人称这些原因不明的位置性眼震为特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1.耳石病:迷路发生退行性变,椭圆囊斑变性,耳石膜脱落后因重力关系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壶腹嵴的胶状帽中,尤其是后半规管容易被此脱落的耳石膜沉积嵌顿。2.耳部疾病:中耳炎、迷路炎、美尼埃病缓解期,单侧性急行前庭功能减退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外淋巴瘘,可能造成椭圆囊斑急行梗死,出现一侧半规管功能衰竭. 3.外伤:颅脑外伤、甩鞭综合征(头部做加速度较快的动作如甩辫子、汽车突然加速、静止的汽车被从后方突然撞上)等。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由于椭圆囊斑上的耳石(碳酸钙结晶,通常附着在耳石膜上)脱落,进入到半规管内,耳石在头位变化时在半规管内游动,引发的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BPPV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眼震,脱落的耳石累及不同半规管,诱发的眼震不同,水平半规管BPPV为水平眼震;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有两种成分:垂直和旋转两种成分。 有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嵴顶结石症学说和管结石症学说。两种学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耳石是粘附于壶腹嵴顶处还是游浮在半规管内。 疾病相关知识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很少见于儿童; 一般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 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数年不发病; 患者常诉卧位翻身时突发眩晕,片刻后消失,伴有恶心等不适; 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重脚轻感。 变位性是重要和突出的症状,体位变化相关(躺下,坐起,抬头,低头或翻身时最容易发生) 大部分不伴耳鸣或耳聋,也无明显迷走反应 疾病相关知识 辅助检查 ? 1.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如右耳向下时旋转眼震向右,眼向左侧凝视则出现垂直性眼震,反复试验均为阳性,称为非疲劳型;反之,反复测试不再出现眼震,称为疲劳型。在不同头位出现的眼震方向不变称为定向型;如出现不同方向的眼震则称为变向型。凡眼震在单向头位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有潜伏期,定向型有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