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不同之处 无 特别提示 同学们特别容易误解的一点。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既没有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也没有参加关贸总协定,这是有些同学的在思考历史问题时忽视了时间。这两个体系建立时中国是国民政府时期,外加中国又是反法西斯国家中的四巨头之一,又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外加中国有如此广阔的市场,所以不但参加了,而且还是重要成员。二战后,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加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当然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对等,这对于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苏联虽然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主要还是出于维护战时同盟的考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不加入这两个体系,包括新中国退出这两个体系,从经济上来说是计划经济的封闭性造成。因为开放的经济中变量太多,很难使计划得到彻底贯彻。所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无一例外一定是封闭的,这些国家一旦大规模开放,计划经济就一定会解体。所以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是以对外开放来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这个逻辑是非常高明的。也就是计划经济与开放是不能长期并存的。但是不要把经济中实行计划和计划经济混淆。比如我们现在仍在实行第多少个五年计划,但是我们不是计划经济。另外计划经济不是完全封闭,例如二战后中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但是这种进口都是单一和严格控制的。实行计划经济的歌社会主义国家间也都有很多经济技术交流,但也都是国家完全掌控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就是二战后的两种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属于美国称霸世界计划的一部分,这是我们都会注意到的。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美国从战时经济转化为和平经济可能会出现危机。例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战时经济没有能够成功转化为和平经济。不管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不是战场,这在保证美国大发战争财的同时,也使美国的生产能力急剧膨胀。如果战后没有同样大的市场,美国的这些强大的生产力怎么处置?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经济迟迟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市场比较狭小,使美国的产品无处销售,所以就生产过剩了。因此美国在二战后要着力扶持欧洲经济,培育市场,从而使自己强大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的释放。这主要表现为三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和马歇尔计划。其中马歇尔计划只是权宜之计,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则属于长期的制度建设。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不同之处 人教版有:“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岳麓版无此条。 关于欧元:岳麓版写到:“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人教版写到:“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这是不是时间上的冲突?是不是谁错了?其实都对,因为说的是两回事。“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关于全球化的开端,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一种认为是二战后,一种认为是冷战后。这三种看法无本质区别,只是对于全球化的定义不同而已。 4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