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参与投资模式之成本效益评估(cba)与财政支出价值(vfm)评估 .ppt

民间参与投资模式之成本效益评估(cba)与财政支出价值(vfm)评估 .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参与投资模式之成本效益评估(cba)与财政支出价值(vfm)评估

消費者剩餘理論,由馬歇爾於1974年提出,消費者對於擁有某項商品,所願支付的最高價格與實際支付價格之間的差距, 當購買商品的數量增加時,願意付的金額就會減少。 * * 1. 標準 CBA 以經濟效率的目標為主要考慮,要求所有與效率相關的計畫影響都必須要能夠數量化操作,並且轉換為金錢單位來衡量,然後根據凱爾德、奚克斯標準(Kaldor-Hicks criterion)來判斷這項計畫的經濟可欲性。 2.計質 CBA 同樣是從效率的目標來考慮,但在進行各種成本和效益的測量及估價時,只有部分的影響能夠加以數量化操作及金錢化衡量,其餘的只能用質化方式來呈現 3.修正CBA 牽涉到分配權數(distributional weights)概念的運用,將發生在不同團體之間的成本和效益以指派的權數重新調整,再觀察計畫衍生的效益是否高於成本? 4. CEA 經由投入的成本相對於目標實現程度的比值,來排列各個備選方案的優先順序,雖然無法判定哪些方案值 得採行,但在眾多方案中可以區分哪個方案達成目標的效率最好。這種分析適用於所有的成本和效益雖然可以用數量單位來表示,但是我們不願意以金錢來衡量某些產出的市場價值 5.多目標分析是導向於多元目標的比較分析,兼具有前面幾種分析部分的特質;除了考慮效率的目標外,多目標分析 通常也會兼顧處理公平、正義、生態維護等社會價值,端視這項公共政策打算處理的問題性質來決定。 * * * * * * * 授課老師:李建中 老師 簡報者:郭勁緯 民國97年6月19日 內容大綱 前言 文獻回顧 成本效益分析之應用與限制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1.1 背景動機 1.2 目的 一、前言 1.1 背景動機 我國預算法(87年)規定重要公共工程及重大施政計畫,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概算及預算案。 但各界對於CBA應用的批判卻一直方興未艾, 且CBA有著許多潛在問題,如:操作費用昂貴、技術面問題與易政治過程的干擾等。 1.2 目的 本文主要為國內目前評估機制-成本效益分析(CBA) 之基礎理論,演進過程、評估流程、應用與限制等介紹。 針對CBA在分析處理上所面臨的問題瓶頸彙整釐清,說明改善的方法。 2.1 成本效益評估(CBA) 2.2 CBA演進過程 2.3 CBA項目 二、文獻回顧 2.1 成本效益評估(CBA)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是屬於一種經濟面的分析方法,常被政策分析家用來評估一項公共投資計畫是否符合經濟效率的要求;亦即從社會是一個整體的觀點,來考慮、比較所有和計畫相關的成本和效益,最後推薦一個淨效益大於0的計畫供政府決策上之參考。 2.2 CBA演進過程 起源於西元 1840 年初,於衡量投資計劃時,消費者剩餘的觀念被提出。 但真正將此種概念具體化並加以發展,則在1902 年美國的河流與港灣法案中,要求政府應將河川、港灣開發的經濟利益與費用,分別以數量化並作適當的分析,此即為成本效益概念的最初嘗試。 CBA 從經濟效率的思考邏輯出發,來決定擬議中的政策或計畫是否值得採行。 2.3 CBA項目 將各種相關的成本和效益能夠數量化及金錢化處理的程度,這項方法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可區分為: 標準成本效益分析(Pure or standard CBA) 計質成本效益分析(Qualitative CBA) 修正成本效益分析(Modified CBA) 成本效能分析(CEA) 多目標分析(Multigoal Analysis) 2.3 CBA項目 標準成本效益分析(Pure or standard CBA): 以經濟效率的目標為主要考慮,要求所有與效率相關的影響因子皆能夠數量化操作,並且轉換為金錢單位來衡量,然後根據Kaldor-Hicks criterion來判斷這項計畫的經濟可欲性。 計質成本效益分析(Qualitative CBA) : 同樣是從效率的目標來考慮,但在進行各種成本和效益的測量及估價時,只有部分的影響能夠加以數量化操作及金錢化衡量,其餘的只能用質化方式來呈現。 2.3 CBA項目 修正成本效益分析(Modified CBA) 修正CBA 牽涉到分配權數概念的運用,將發生在不同團體之間的成本和效益以指派的權數重新調整,再觀察計畫衍生的效益是否高於成本。 成本效能分析(CEA) CEA 經由投入的成本相對於目標實現程度的比值,來排列各個備選方案的優先順序,雖然無法判定哪些方案值得採行,但在眾多方案中可以區分哪個方案達成目標的效率最好。 2.3 CBA項目 多目標分析(Multigoal Analysis) 多目標分析是導向於多元目標的比較分析,兼具有前面幾種分析部分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