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与文化必读篇目.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历史与文化必读篇目

大学历史与文化必读篇目 1、纽曼:“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大学的理想》 2、阿什比:“大学的理想”,《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3、雅斯贝尔斯:“大学的观念”《什么是教育》 4、怀德海:“大学教育及大学的作用”,《教育的目的》 5、杜威:“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1章) 6、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7、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8、梅贻琦:“大学一解” 纽曼:《大学的理想》 第五篇 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大学要么指学生而言,要么指学科而言。在谈论学科时,我一直在使用这样的一条原则.即所有的知识是一个整体.单一的科学是整体的组成部分。这条原则在谈论学生时也同样重要。现在我来谈一谈学生,并且还要看一看大学根据上述原则要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先生们,这样我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上了,对此.我曾提出要予以讨论。这问题就是,与所传授知识相关的教学活动是否同时具有实用性,并且在何种意义上讲具有实用性。 我说过,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密切关联的,这正如造物主的行为和所生之物一样。因此,可以说,构成知识的各门科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内部统一协调.并且允许甚至是需要比较和调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纠正,相互平衡。如理由充分,这一值得考虑的问题则需予以关注。这不仅是为了获取真理,因为这也是各门科学的共同日的。而且也是为了这些科学对学习它们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我已说过,过分突出一门科学,这对其余的科学是不公平的。忽视或取代一些科学,便会使另外一些科学偏离正确的目标。这样做会混淆科学与科学之间的界限,妨碍它们的作用,毁坏把它们连在一起的和谐。这一过程一旦被引人教育殿堂,便会产生相应的后果。一门科学被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时所产生的意义,与一门孤立的科学在没有其他科学的保障(如果可以称其为保障的话)情况下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让我举例来说明这一点。调色时,选择不同的颜料,会调出极为不同的色彩效果。红、绿、白三种颜色,根据其不同的配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样,一个知识分支的主旨和 意思,会随传授给学生的与之相配的其他知识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学生读书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这一点我 在此姑且不谈。如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那么这门学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便依其他学科而定。因此,在英国,古典文学是提高品味的手段,而在法国,它促进了革命思想和 自然神论学说的传播。在形而上学方面,巴特勒的(宗教类推))(Analogy of Religion)一书与牛津大学师生板依天主教有很大关系.但在皮特及其他接受不同教育的人看来,它只是在无宗教信仰方面起作用。另外,兰道主教华特生,我想是在他的生平叙述中,说他觉得数学使人们不愿接受宗教信仰,而其他人在对数学的考察中却发现与基督教玄义最相类似的地方,因而为基督教玄义作了最好的辩解。同样,亚克西拉斯。不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善用逻辑,亚里士多德也不会像柏拉图那样批评诗人,然而推理与诗歌都受科学规律支配。 那么,即便是为学生着想,扩大大学所要传授的学科范畴.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虽然学生不可能攻读对他们开放的所有学科,但生活于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耳濡 目染,受其熏陶,必将获益匪浅。我认为,这就是这个学习普遍知识的场所具有的优势。把这个场所当做是接受教育的殿堂,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埋头于各自的学科,又互相竞争,通 过熟悉的沟通渠道,为了达到理智上的和谐被召集起来,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磋商,互相帮助。这样就造就了一种纯洁明净 的思想氛围。学生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尽管他本人只攻读众多学科中的少数几门。他得益于一种理智习惯,这种习惯不依赖于特定的教师,且能指导他选择学科并及时替他解释所选的学科。他领会知识的大框架,领会知识所基于的原理,领会知识各部分所涵盖的范围,其闪光之处和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以及它的重点和次要部分。要是换作另外的情况,他就无法领会这些。由此,他所接受的教育被称为“自由教育”。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终生思维习惯得以形成。我在前面一讲中姑且将这称为哲学习惯。相对于其他教学场所和教学方式而言,我认为这是大学教育带来的特殊成果。这也是大学培养学生的主要口的。 那么有人会问,这有什么用?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主要回答这一问题。 持谨慎而又实际的想法的人会问我,这种哲学到底有什么好处,值得我如此费尽口舌,如此寄予厚望?19怕这种哲学能使我们得以运用恰恰要靠各门科学才能获取的信任程度, 并对随处遇见的真理作出精确的估价,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面对我一直以来所称道的这一重要观点呢?难道这种哲学与劳动分工原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