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音的产生复习课
【易错警示】解决此类问题,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误认为“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即消失”; (2)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混淆,误认为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3)混淆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误认为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3.(2014·德阳中考)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 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D 4.(2013·巴中中考)颁奖大会上,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B 5.(2014·绵阳中考)婷婷自制了一个叫作“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A 6.(201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C 考点三 噪声及其防治 7.(2014·东营中考)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C 8.(2013·乐山中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B 9.(2013·绵阳中考)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D 10.(2014·遂宁中考)控制环境污染是“打 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 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 减弱 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 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声源处 响度 考点四 超声与次声及其应用 11.(2013·漳州中考)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D 12.(2012·南充中考)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50 能 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 13.(2014·东营中考)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 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 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 信息。 次 超 第三章 声 的 世 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 振动 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物体振动时,却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如果物体的振动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将无法听到声音: (1)响度过小:当物体振动的幅度太小时,产生的声音响度太小,无法引起人的听觉反应。 (2)距离太远:当人与发声体的距离太远时,由于声音的分散,造成人耳处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3)音调太低: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 (4)音调太高:物体振动的频率高于20000Hz,发出的是超声。 主题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探究声音的产生: (1)显示:把碎纸屑撒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碎纸屑上下跳动。 分析:碎纸屑跳动,说明扬声器发声时在振动,从而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方法: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者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____不能传播声音。 真空 2.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1)实验描述:如图所示,玻璃罩内放一个音乐 芯片。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堆取料机岗位技能考试题库(初级) (黄审改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堆工原理 UNIT 5.ppt
- 基础摄影与Photoshop电子暗房.ppt
- 基础课程改革及理念专题.ppt
- 堆载法静载试验及低应变检测方案.doc
- 塑料成型工艺学 习题.doc
- 塑料模具制造工艺期末复习思考题(答案版)1.0.doc
- 基于单片机的医院输液检测系统设计.doc
- 塑料瓶---环评.doc
- 塑料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终极版.doc
- 2025年华为财务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十堰教资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华为面试题及答案811.doc
- 2025年华夏银行面试试题及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课(第5、6课时)》天天练.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评价》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几分之一并比较大小》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二》习题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