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DOC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论浙大楚简《四日至》的天文历法内涵及其意义(上) (首发) 武家璧 荆州博物馆 《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一书出版受到学术界极大关注,有学者颇疑浙大楚简为伪简[],该书主编曹锦炎先生力辩其真[]。曹先生在辩论中特别提到浙简《日书》中有一篇《四日至》专门讲物候,如果不熟谙天文知识并对“南门正”、“鹊巢”以及“始渴”等词义有深湛的理解能力,不可能造作此简。此事引起笔者极大兴趣,因为笔者受业于天文学史专业,从事古代历法和天文考古研究有年,如果浙简系伪作,从专业角度来审视《四日至》,必能发现其破绽。因此笔者带着怀疑和挑剔的眼光,仔细研读《四日至》,企图从中找到作伪的蛛丝马迹。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哪有如此高水平的作伪者?《四日至》隐含的天文历法知识超出笔者的想象,非一般古文字专家和文史学者所能造作,遑论市井作伪者。兹将笔者研究的基本结论公布发表,希望对购藏战国楚简的研究有所裨益,并祈海内外识者批评指正。 一.关于“四日至”的概念 关于“四日至”,曹锦炎先生考释指出就是春分、秋分和冬至、夏至,这在原则上讲是不错的,但“分至”是历法概念,而“四日至”从起源上讲是纯粹的天文学概念,由于天文上的四个特殊位置可与“二分二至”节气密切对应,故可用来指代历法概念。 《尚书?尧典》记载有相当于“二分二至”的概念,称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左传》僖公五年昭公二十年]。文献中的“日南至”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日出方位到达最南点,二是太阳正午高度到达最南点,这都是可以通过立杆侧影用肉眼观察到的。但无论日出方位还是太阳高度,立杆侧影只能测得“南至”和“北至”点,没有所谓“东至”和“西至”点,不能构成“四日至”的概念。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此传统文献又把前者称为“日长至”,后者称为“日短至”,但这样的“日至”也只有两个,构不成“四日至”的概念。 完整的“四日至”是纯粹的天文学概念,见于《汉书?天文志》: 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 类似的表述还见于《周髀算经》、《淮南子?天文训》,但称“秋分效角,春分效娄”,不说“东至角,西至娄”。这里讲的是纯粹的天文学概念,在黄道坐标系中,黄经每间隔90度的四个位置点,即黄经0度(或360度)、90度、180度、270度分别与黄道圈的交点,其中黄经0度(娄宿)与180度(角宿)是黄道圈与赤道圈的两个交点,前者是升交点,后者是降交点。用二十八宿来标示,这四个位置点分别在娄、东井、角、牵牛四宿距度之中,太阳在一年中先后到达这四个位置,叫“四日至”;这四个位置点对应的节气叫“二分二至”。 太阳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除日食以外,人的肉眼是不可能观察得到的,但可以利用望月的位置,或者昏旦中星和夜半中星的位置推算得到太阳位置。如《国语·周语下》昔武王代殷,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月辰在《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晨正农祥日月辰天庙·十二纪》、《·月令》《夏小正》《汉书·律历志》次度把十二次和二十四节气结合十二次次,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次十二次的十二次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东汉贾逵、傅安等在圆仪上加黄道环,改称黄道铜仪。《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太初历》冬至日在牵牛初者,牵牛中星也。石氏《星经》曰黄道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去极二(百)十五度。于赤道,斗二十一度也。黄道斗二十度赤道斗二十一度牵牛初东汉在仪上加黄道规黄道仪规黄道规黄黄道黄道黄冬至日在牵牛初牵牛初黄牵牛初黄冬至初初冬至初斗黄道二十度赤道二十一度斗冬至黄”不同,从而导致冬至距度存在黄赤道差。 历法上以冬至为一年的起止点,先秦古六历都是古“四分历”,一回归年为365.25日,太阳日行一度,划分周天为365又1/4度,起于“牵牛初初冬至在牵牛初黄道规黄道牵牛初冬至在牵牛初冬至初牵牛初黄牵牛初]。换言之,“黄道规牵牛初黄道规黄道(0)、乙丑(1)、丙寅(2)、丁卯(3)……,然后依《四日至》顺序分旬排列如下表: 旬间 干支(序数)物候 干支(序数)物候 干支(序数)物候 甲旬 甲戌(10)木折, 甲申(20)羕风, 甲午(30)九暑。 庚旬1 6日 庚子(36)闷夏, 庚戌(46)鸟至。 己旬 9日 己未(55)虫蛰, 己巳(5)燕归雷藏 己卯(15)中雷藏 丙旬 7日 丙戌(22)白中五雨 丙申(32)六雨 乙旬 9日 乙巳(41)八雨 乙丑(1)九雨戔 辛旬 6日 辛未(7)柍秋 辛巳(17)始渴 庚旬2 9日 庚寅(26)霝雨降 庚子(36)南门正鹊巢 庚戌(46)四尽 戊旬 8日 戊午(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