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显微测温在不透明-半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ppt

红外显微测温在不透明-半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外显微测温在不透明-半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

研究生科技前沿论坛 红外显微测温在不透明-半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应用 汇报提纲 一、研究现状 二、工作原理及研究设备 三、应用实例 四、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应用前景 一、研究现状 二、工作原理及研究设备 矿物在肉眼下之所以分为透明矿物、半透明矿物和不透明矿物, 这是由矿物电子跃迁所需能量(能级差)和可见光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二、工作原理及研究设备 主体部分为红外显微镜,配置红外TV照相机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温度测量采用气流型加热-冷却台。 样品的制备要求双面抛光薄片,样品的制备要求双面抛光薄片 三、应用实例 黄惠兰, 常海亮等,2012年对西华山钨矿床共生透明矿物(石英、绿柱石和萤石)与不透明矿物(黑钨矿、黄铁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黑钨矿能有效地保存原生流体包裹体(t1= 300- 420℃),仅发育少量次生包裹体( t1= 160- 280℃);与之共生的石英中原生包裹体则几乎被破坏殆尽, 现在所见到的包裹体绝大多数是次生的或是在较晚结晶时捕获的(t1= 130- 270℃) 三、应用实例 只有未经过后期应力作用和流体改造的石英( 水晶) 中, 才只有原生包裹体, 这时的测定结果与共生黑钨矿基本一致。 结论: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具有同等重要性, 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 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同时强调共生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的对比研究,需要详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单独利用透明矿物包裹体测试结果推断金属矿床形成条件时,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如果透明矿物包裹体含有大量的次生包裹体,没有或者少有原生包裹体) 四、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矿物自身的特征导致的红外不透明。措施: ① 适当降低样品的厚度, 但最小厚度不能低于30 μm, 一般厚度130-90 μm最好; ② 从晶体不同的方位进行制片, 同时要加强抛光度 红外显微镜研究并不是适合所有成因的不透明矿物,适合研究的矿物主要来自于伟晶岩型和热液型矿床, 其他类型的矿床都会影响矿物的透明度。 五、应用前景 红外显微镜的半透明- 不透明矿石矿物的研究, 可以为矿床成因及模型建立提供直接的依据。 红外显微镜结合电子探针( EPMA )、扫描电镜( SEM )及激光拉曼光谱( LRS)等技术设备, 将可以用于样品内部生长环带、畸变结构中S或Pb同位素分析和痕量元素分析。 * * * * * 学生:杨万涛 二〇一四年三月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在红外显微镜下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丰度、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到目前为止,红外显微技术成功应用于黑钨矿、硫砷铜矿、辉锑矿、黝铜矿、车轮矿、闪锌矿和黄铁矿 通过对不透明-半透明矿物中的包裹体研究,可以更好的揭示矿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所包含的信息,获得的成矿温度、压力更好的逼近真实值,同时能正确理解成矿过程。 绝大多数金属矿物能级差 1. 65 eV, 吸收所有的可见光而不透明,某些金属矿物能级差比近红外射线能量高, 从而不吸收红外射线; 而在近红外条件下呈现透明,人眼可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