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学案(教师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学案教师用 第一课时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的“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专有名词不必翻译,照搬即可。 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译为:安闲文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这里的“知”通“智”。 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普通的江河; 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专指妻子; 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指为正义事业而失去生命。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今指语言行为等恶劣、不道德。 如“未至,道渴而死”(《夸父追日》)译为:(夸父)还没到,半路上因口渴而死了。 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译为:环绕滁洲城四周的都(是)山。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他。 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译为:撤掉屏风一看,不过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译为:天下的人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 如“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译为:技艺也真神奇啊! 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译为:我惟独喜爱莲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受一点污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译为: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如:(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 又如:(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 又如: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 (2004·湖南)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句中“全”和“名”,一个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 (2002·上海春季)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译文是: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传述)。 这句话考查的重点是对“知”和“焉”的理解,如果不了解“知”字的通假现象,就丢失了一个得分点。 又如:(2004·青海)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004·江苏)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青海卷中“裁”就是通假字,通“才”,理解为“只,仅仅”。江苏卷中的“少”通“稍”,理解为“稍微,稍稍”。如果对通假现象不了解,句子就很难翻译正确。 (2004·天津)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句中的“意气”一词,就不能按现代汉语中的“意气”来翻译,否则失当。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就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个固定结构。 (2004·湖北)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句中“无以”就是一个固定结构。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20多种,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对(把)……怎么办呢”?如:若楚惠何?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呢? 何……为、何以……为、奚以……为 译为:“还要……干什么呢”?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要渡河干什么呢? 得无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