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中人生智慧.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家哲学中人生智慧

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 2008年4月13日 李 霞 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 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 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 二、珍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