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电子的发现与电子的荷质比-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经典核原子模型的建立
原子的概念及原子论:古希腊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公元前460 -前370 )提出
的原子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永恒存在,
永不毁灭。无限多的原子在虚空中不断运动,并相互猛烈碰撞,于是发生旋转而形成天
地间各种物质,产生各种自然现象。原子和虚空构成了整个茫茫宇宙。古代朴素的原子
学说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哲学思辨,并无科学实验依据。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1803 年提出了原子学说: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
看不见的、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不能创造,不能毁灭,也不能转变,所以在一
切化反应中都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状、质量及各种性质则不相同,原子的质量(而不形状)是元素最基
本的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的数目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复杂
原子,它的质量等于其组合原子质量的和。年道尔顿发表[化学哲学新体系],全面阐述
了化学子论的思想。
19 世纪末的物理学三大发现:
1)X 射线(1895,伦琴,N.C.Rontgen,1845 -1923,德国物理学家)
2 )放射性(1896,贝克勒尔,H.Becquerel ,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
3 )电子(1897,汤姆逊,J.J.Thomson ,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
这些发现证明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揭开了物理学革命乃至现代科学革命的序
幕,继而创立了原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量子化学、核化学、同位素
化学、放射化学等许多新学科,构成了整个现代自然科学的新的理论支柱。
一、电子的发现与电子的荷质比
电子是 19 世纪人们在研究低压下气体的放电现象时发现的,最初称为阴极射线。
法拉第(1791-1867)利用他所制作的第一个阴极射线管(CRT)发现了这种射线。1897
年,J.J.Thomson (1856-1940)利用电场及磁场对带电质点运动的影响测定了阴极射线
的荷质比(e/m),并得出该射线是带负电荷并存在于所有原子之中的基本粒子,即为后来
人们所知的电子。(“ 电子”这个词是1874 年George Stoney 最早提出的)。
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的性质及Thomson 的电子荷质比测量方法
在电场E 和磁场H 的相反作用下,
可调节E 和H 参数使阴极射线正好回到平
方向,这时电子所受的磁力(Hev)和电力
(Ee)相等,
即Hev= Ee ,
由此得电子的速度为v =E/H 。
2
m
由经典力学知道离心力等于 ,
r
- 1 -
无机化学
2
m e
所以He Ee 即有
r m Hr
e E
-9 -1
最后可得, 2 e / m = 1.76×10 C g
m H r
Millikan 的油滴实验法测定电子电荷(1909)
e = 1.6 x 10-19C m = 9.11 x10-31kg 在 1906-1914 期间,Robert Millikan 设计了油滴
实验装置。当少量油滴经小孔坠入两电极板之间后,用X 射线使电极板间的气体电离,
电离出的电子将以等的数目附着在小油滴上,使它们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