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语堂和林语堂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 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与幽默 有一次,林语堂参加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讲话之前,上台讲话的人都是长篇大论。在大多数与会者期待中,林先生走上主席台,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林语堂面对台下的听众,眼神有些令人捉摸不透。他缓缓开口,“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话音刚落,他立即转身,置无数眼球的注视于不顾,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台下的人还没反应过来,都在发愣,全场鸦雀无声,短暂的静寂过后,随即是满场的掌声和笑声。早就声名远扬的林氏幽默在校园再一次大放异彩。 林语堂与廖翠凤 林语堂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林语堂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作品 《京华烟云》,又名《瞬息京华》 《风声鹤唳》 《生活的艺术》 《浮生若梦》 《孔子的智慧》 《中国圣人》 《无所不谈》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语录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 * * *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杜杜的新闻报道.pptx
- 杜甫诗三首课件-陈玉刚.ppt
-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_晶体缺陷.ppt
- 杜甫诗三首01.ppt
- 杜伊斯堡公园.ppt
- 杜郎口的办学理念:.doc
- 杜诗 上课.ppt
- 杠杆与天平.ppt
- 李清照声声慢上课ppt.ppt
- 材料分析方法13.ppt
- 2024年-外研社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二模块测评.doc
- 2024年-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小学生课堂趣味游戏.docx
- 【第五章】荷包蛋主题角色设计课程(初级)—美术课件.pptx
- 麦田的守望者(发现班)—美术课件.ppt
- 大班-美丽的仙人掌—美术课件.pptx
- 中班-快乐的大鲸鱼—美术课件.pptx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18).doc
-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 说课稿.doc
- 2024年-【推荐】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学案1).doc
- 2024年-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单元测试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