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第1章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 复制
Chapter 1 中级微观经济学 使用教材 周惠中著:微观经济学 参考书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张军:高级微观经济学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 尹伯成、尹晨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章 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本章概要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方法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微观经济学基础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理性行为 主要是指人们处理经济问题的行为的合理性和最优性。 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优化行为 涉及到人们知识和信息完备性、及时性和无代价的假定 有限理性(最细的针)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理性行为 理性可以理解为自利行为(Self-interested behavior)。自利→公利 但决不是自私,因为自私不能实现可持续的自利(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 杨小凯说:“一个基督徒,由于信奉上帝充满行善的欲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这也是自利行为。”雷锋?慈善?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理性行为 强调主体选择行为与目标理解具有逻辑的一致性,但并不假设行为主体总能如愿以偿地达到预期目的(概率、风险) 理性化是对人们行为动机的简化假设。决定人们行为的不仅有理性,还有情感。信念等非理性的因素。理性化假设舍弃这些不是说它们不重要,而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化的科学分析;这体现了经济学家的务实,仅有能力研究受理性动机支配的经济行为。虽然这也给经济学家带来很多麻烦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资源的数量相对于人类社会的使用要求而言总是有限的 资源又是多用途的(粮食,食用or种子or饲料) 我们把数量有限而又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作相对稀缺资源,或者稀缺资源。 空气是经济物品吗? 比尔?盖茨会受到稀缺性的约束吗?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愿意弯腰拣100美元?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机会成本 资源的有限性和多用途性是经济学中的一对矛盾,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原因。因为当某一定量的某种资源被用于一种用途时,就不可能被用于其它用途。我们把一定量某种资源被用于其它用途时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叫做这一定量某种资源的机会成本(个体户的工资、自有住房的房租等) 只有稀缺资源才会有机会成本,而不稀缺的资源就不会有机会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为零 作为经济学对象的只是相对稀缺的、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源 理性和相对稀缺性 经济学 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多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这里的有效不是有效果,而是有效率 如果机会成本过高,一个即使有效果的决策是缺乏效率的 方法论 经济模型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经济模型的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就是对经济现实关系的某种主观抽象和概括,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的。 经济模型一般都要经过检验才能加以肯定或者否定。经济模型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现实依据。二是间接检验:即检验经济模型所揭示的规律或论断与实际经验是否相符合。 方法论 经济模型 要注意的是,任何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只是大致上从某种角度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和描述。 因此,某一理论或模型很可能会简化掉持不同观点的理论所特别强调的因素。这样一来,经济理论和模型的检验常常是很困难的事。 这也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经常遇到批评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没心没肺,效率角度or公平角度,市场不相信眼泪) 方法论 经济模型 现代经济学是经验实证科学 关于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讨论 经济学是实证科学(1)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47 年完成并在1953年作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的前言“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弗里德曼的回忆录中,他对自己半个世纪前的这篇论文确实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他说:“这是我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写的长篇前言,我怀疑我所写的文章与专著中再也找不出比这一篇更重要的了”,尽管这篇前言在文集中只是附属内容。它引起的争论在历经40年后仍未显示出平息的迹象。 经济学是实证科学 经验科学的理论陈述必须满足可证伪性条件,即科学哲学的奠基人波普(Popper)提出的,可证伪性是指理论陈述在逻辑上有可能用经验来证明是不真实的 可证伪性条件对科学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当你提出某个理论假说时,必须同时说明或潜在包括你将放弃这一假说的条件,否则你的理论就不具备科学性 经济学是实证科学(5) 在经验主义的科学世界里,理论要满足 (1)逻辑一致性:模型(变量与参数的可检验的关系) (2)实证检验(现实或经验检验;计量经济学、历史和统计学)。 经济学是实证科学(6) 经济研究的基本过程: 经验观察 文献阅评 假说构造 逻辑一致性 可反驳性和可证伪性 几个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