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第二篇 井田开拓 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煤炭资源开发程序 3 矿井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井田划分(确定井田边界); 矿井储量计算; 矿井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矿井生产能力确定(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井田内划分; 矿井开拓(井峒形式、井底车场、阶段大巷、相关主要技术参数); 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 矿井通风 矿井提升运输 矿井排水 矿井供电 矿井安全 矿井环保 4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井下生产系统 矿井开拓系统 矿井煤炭开采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给)排水系统 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压气系统 矿井安全保障系统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 煤炭地面运输与洗、选运系统 矿井通风机 地面供电系统 地面绞车 地面压气 设备维修(机修厂) 地面材料供应系统 采矿系统的基本特点 复杂的巨型动态系统; 类型众多; 形态各异; 条件多变且采前未能完全确知的天然资源; 应用着多层次、多样化且正在变动着的开采技术; 开采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对采矿规律的不同认识,多种技术方案和发展途径的不同选择。 因此,煤矿开采系统的正确建立、合理运行和优化调整及煤矿开采技术问题的妥善解决,运用已有的煤矿生产经验,技术发展和科研成果,探索尚未认识的煤矿开采新规律,做出合理的分析与抉择,具有与其他工程技术不同的特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第二节 矿井储、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第四节 井田内的开采顺序 第五节 巷道分类 第六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在一个井田范围内,主要巷道的总体布置及其有关参数的确定叫井田开拓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1.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1.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矿区和矿区开发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邻近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构管理,统一规划和开发,称为矿区 3.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一般情况下:煤田-矿区-井田(矿井) 一、划分的原则 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二、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一)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各留井田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二)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的水平面为界,即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 二、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一)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各留井田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二)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的水平面为界,即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 (三)按煤组划分 (四)以自然边界(如断层等)划分 矿界划分及分组与集中建井 A浅部分组建斜井 B深部集中建立井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即: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或日)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矿井经过技术改造,核定后的生产能力,万t /a。 井型 :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井型划分如下: 井型 生产能力(万t / a) 大型矿井: 120、150 、180 、240 、300、400、500及500以上(其中300万t/a及其以上又称特大型矿井)(Mt) 中型矿井: 45 、 60 、90 。 小型矿井: 9 、 15 、 21、 30。 二、矿井服务年限 一个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称为矿井的服务年限。 三、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的关系 T=ZK/(AK) 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吨;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阶段 1.阶段划分及特征 (1)阶段概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井田划分为阶段示意图 Ⅰ、Ⅱ、Ⅲ-阶段序号,h1、h2 、 h3-阶段斜长,H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