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神经肌肉一般生理特性(新).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神经肌肉一般生理特性(新)

一、动物的基本组织 组织: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 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并位于细胞之间的物质,包括纤维和基质等,对细胞主要起支持、连接和营养等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组织类型 上皮组织 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大部分分布在机体外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 机能: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 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腺上皮和腺 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 感觉上皮 生殖上皮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机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防御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第一章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一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第三节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第四节 肌肉收缩 第一节神经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二、神经肌肉的跨膜电位 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3、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 一定的刺激强度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有效刺激 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4、阈下总和——2个阈下刺激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引起兴奋,但当二者同时或相继作用时,则可引起一次兴奋,称之为阈下总和,前者为空间总和,后者为时间总和。 5、电紧张——直流电通电过程中及断电后的短时间内组织的兴奋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紧张。通电过程中阴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增高为阴极电紧张,而阳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降低为阳极电紧张。 二、神经肌肉的跨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K+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的特点 ①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②不同类型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大小有区别。 二、神经肌肉的跨膜电位 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具有一定RP的基础之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 负后电位: 复极后期,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的缓慢的复极过程,称之为负后电位 机制:K+蓄积于膜外而进一步阻止K+的外流所致 正后电位: 继负后电位之后,膜电位有一个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的电位波动,称之为正后电位 3、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组织兴奋后,在去极之后到复极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产生反应.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 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 1)外向电流与电紧张电位 内向电流与超级化:内向电流与细胞膜的内负外正方向一致,超级化 外向电流与去极化:外向电流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方向相反,去极化。 2)局部电流 阈下刺激不能使膜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 只能引起少量的钠离子通道开放,受刺激的部位出现较小的去极化,-局部电位。 局部电流特点: 只局限在局部不能向远距离传播。 (只能引起邻近的膜发生类似的去极化) 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可以总和(两个阈下刺激引起一次动作电位) 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与两种 纤维的传导特点 局部电流形成: 兴奋部位与非兴奋部位之间构成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的传导: 电流形式传导 2、神经冲动的传导 1)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点 生理完整性 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侧传导。 三、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1、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神经干所包含的许多神经纤维的生物电变化的总和。 2)特点:不同强度刺激作用于神经干:动作电位由无到有,并逐渐增大,和全或无并不矛盾。 兴奋快慢与阈值有关:阈值低的先兴奋,阈值高的后兴奋。 纤维越粗,兴奋阈值越低,动作电位幅度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第四节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和兴奋传递特征 二、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的过程 2、突触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一、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和兴奋传递特征 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终板膜)和突触间隙。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运动终板光镜像 (氯化金染色) 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模式图 二、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的过程 1、过程:兴奋——神经终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膜去极化——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2、终板电位:终板膜上产生的一种电位。 第五节 肌肉收缩 一、骨骼肌细胞的结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