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云南蒙自老寨苗族乡助学考察纪实
老寨苗族乡距离蒙自县城53公里,地处高寒山区,是蒙自县最为偏僻边远的山区乡镇,是蒙自县两个苗族乡之一,也是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由于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加之自然条件制约,全乡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
第一部分 沿途美丽的风景
去老寨的路上,景色十分宜人。连绵不绝的山,云雾在山顶缭绕,感觉像来到了电影中的奇幻世界。
路边的石头和刚收割过的玉米杆相映成趣,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进老寨的时候看到路边许多农民牵着牛走过,顿时像从画境回到了现实。感受到牲畜是这里不可或缺的耕作的帮助。
第二部分 老寨苗族乡倮厄小学
老寨乡是蒙自县海拔最高的地方,最高处海拔2500多米。老寨苗族乡倮厄小学所在的地区是一个交通极度不便,多民族(主要是苗族、彝族)杂居、高度贫困的地区,距离县城60公里。倮厄小学现有学生130余名,教师7名。
远处的景色依旧宜人;近处的房子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再来一张放大点的看看。学校旁边的居民房感觉都是残垣断壁,四面透风。
倮厄小学简易的教师宿舍,是以前的教室改的。由于该校没有学生宿舍,只能接纳周边几个村子的学生,稍微远一点村子的学生只能到就近的校点来上课(条件更加艰苦,师资力量更加单薄)。
这根电线杆,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根电线杆。
但是背后却发生了一个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
倮厄小学因为没有学生宿舍,只能接纳附近村子的学生前来上课。只能在附近的村庄设了几个校点,都是不完全小学,这几个校点由于师资力量和条件限制,只能接纳低年级的学生,并且学校无法住宿,学生都是每天步行上下学,有些远一点每天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在(比如后文会到的大寨小学,只有两个班,两名老师。学生却来自周边四五个村子,有的学生到学校单程步行要两三个小时。这些学生每天凌晨五六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中午不休息,只是简单吃点家里带的干粮或玉米糊糊之类的,然后一直上课到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这样才可以保证远点的学生在天黑之前能够回到家)。
为了能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少吃些苦在这些无谓的路上,倮厄小学希望能建一个学生宿舍,能够把下面几个校点合过来,集中师资力量,让这些学生可以接受更好地教育。当地建设宿舍的成本是1700元/平米,县里面答应从财政上划款700元/平米作为帮助,下的差额需要学校自行筹款。
因为山区地形限制,校区里面最合适建宿舍的场地只有一块,这个电线杆正好从这块场地中间经过。只需要将电线杆向旁边移动50米即可。但是要挪动电线杆必须要经过电力部门才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私自挪动电力设施是违法的),挪动这根电线杆的成本是3000块钱(一根新的电线杆价格1500,再加上一些电线1000块,人工成本500块)。当学校跟当地某电力公司协商的时候却被告知,如果想移动这根电线杆需缴纳八万余元。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宿舍的钱尚没有着落,还在向各方筹款这八万块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无奈之下只好向政府部门求助。更出乎意料的是,当政府去跟该电力公司协调的时候,该电力公司改口没有20万别想动。无奈之下政府只好劝说学校暂时先停下建设计划。
学校的陈校长告诉我们,当时真想把这个信息发到微博上去。但是考虑到今后学校和老百姓用电还要依赖该公司,如果闹掰了,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以后肯定会给老百姓和学校带来更多的麻烦,言语之中透出很多无奈。
与那根电线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一座崭新的教学楼,这座综合教学楼是上海百特公司09年捐资80万修建的。讲起这些,陈校长感慨地说:“有的企业在帮助我们,有的企业却在限制我们;同样都是企业,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第三部分 大寨小学
离开倮厄小学,我们又去了附近的一个校点--大寨小学。大寨小学只有两个班级,2名老师,一共35名学生。
我们的车走了一段之后因为山路陡峭,并且雨后湿滑无法前行,我们一行人步行前往。
这就是我们去大寨要走的道路……
走了一段,因为路上泥泞难行,我们就从田间穿过去,这样会好走一些。
这些都是刚犁过的田地,松松软软的土虽说也很难走,相比于刚才走的全是淤泥的路面来说已经好多了。
穿过田间,又回到路上,这是牛上坡的时候脚下打滑留下的蹄痕。
上到半山坡,看到一名小女孩子正在放牛。现在正上课时间啊,她为什么没去上学呢?是辍学了吗?
大寨小学没有食堂,学生们都是自己带着饭盒从上从家里随便带点玉米糊糊等,中午随便扒几口就接着上课。
这些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人难忘。居中的这个小姑娘尤其令人难忘,看样子仅有三岁左右。在其他地方可能还没有上幼儿园呢,她已经跟着哥哥(姐姐来到小学了)。
同行的告诉我们:当地有些家庭由于父母要下地干活,家里没有人带孩子,如果有哥哥姐姐在上学,就让他在上学的同时兼起了带孩子的责任。于是学校里面出现了好些年龄很小的“学生”……
这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正在读书的孩子看到来了陌生人,一些学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