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毛孢子菌病【英文名】trichosporonsis.PDFVIP

【疾病名】毛孢子菌病【英文名】trichosporonsis.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疾病名】毛孢子菌病【英文名】trichosporonsis

【疾病名】毛孢子菌病 【英文名】trichosporonsis 【缩写】 【别名】 【ICD 号】B36.8 【概述】 毛孢子菌病 (trichosporonsis)是由毛孢子菌引起的浅表性和系统性感染。 多见于热带地区。某些温带地区,特别是美国的东南部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白 毛结节多见于年轻男性,特别是生殖器周围。但似乎并非接触传染,个人卫生 差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是本病的风险因素。系统发生与隐球菌属相近。实 际上,包括了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多数毛孢子菌能同化多数碳源和氮源,使传 统营养实验难于鉴别。浅表感染,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 粒状纺锤状小结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有时结节可以融合成团 块。某些具有遗传素质的患者可与毛孢子菌的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肺炎。临床 表现为浅表感染,过敏性肺炎,侵袭性毛孢子菌病。组织培养,血培养,皮肤 组织病理的培养对诊断非常有用。 【流行病学】 毛孢子菌所致的浅表感染多见于热带地区。某些温带地区,特别是美国的 东南部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白毛结节多见于年轻男性,特别是生殖器周围。但 似乎并非接触传染,个人卫生差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是本病的风险因素。 呈散发性,可能患者原为无症状携带者。白毛结节主要由卵毛孢子菌和墨毛孢 子菌引起。一项研究从无症状的门诊志愿者的腹股沟处分离此菌的阳性率为 12.4%,另一项研究从性传播疾病患者肛周分离此菌,同性恋男性为 13%,异性 恋男性为 2.5%。系统性毛孢子菌感染是一种少见的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患 者。此感染目前似呈上升趋势,通常具致死性。 【病因】 毛孢子菌属真菌学分类为有丝孢子菌,属于担子菌门,系统发生与隐球菌 属相近。实际上,包括了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多数毛孢子菌能同化多数碳源和 氮源,使传统营养实验难于鉴别。毛孢子菌的生态学特征为既可见于环境中腐 物寄生于水和植物中,也可分离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 皮肤)。最近通过形态、在细胞壁中存在木糖,超微结构、免疫学特性、生理生 化、辅酶 Q 系统、DNA-DNA 杂交和部分 26SrRNA 序列分析,将本菌属重新 分 为17 个菌种和 5 个变种。其 中有 6 种致病性菌: 1.卵圆形毛孢子菌 (Trichosporon ovoides),可引起浅部真菌病即白毛结 节和皮肤损害 。 2.墨毛孢子菌 (T.inkin),主要分离自人体腹股沟区和肛门,可引起阴毛的 白毛结节,也有两例引起系统性真菌病的报道,即心内膜炎和腹膜炎。 3.T.asahii(包括三个变种,即 var.asahii、var.coremiform is和 var.faecalis),多数分离自内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分离自肝炎患者的血液 中,或引起皮肤损害,也有引起被哺乳动物白毛结节的报道。 4.类星形毛孢子菌 (T.Asteroides)可引起皮肤损害 。 5.皮肤毛孢子菌 (T.cutaneum)引起皮肤损害和腋毛毛结节病及变应性应。 6.黏膜毛孢子菌 (T.mucoides),多数分离自内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见 于阴毛白毛结节病,最近也有分离 自甲真菌病的报道。但目前亦有人仍 以白吉 利毛孢子菌代表这一属的所有病原菌。 【发病机制】 浅表感染,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纺锤状小结 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有时结节可以融合成团块。某些具有遗传 素质的患者可与毛孢子菌的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肺炎。侵袭性毛孢子菌病主要 见于免疫缺陷患者。约 90%的患者见中性粒白细胞减少,通常为恶性血液系统 肿瘤 。皮肤损害是第三位常见病变,可反映感染播散情况 。表现为背部及四肢 的红斑性丘疹,有时可伴水疱 。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央坏死。 【临床表现】 1.浅表感染 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纺锤状小结 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有时结节可以融合成团块。在真菌生长处 的毛干质脆易于折断。此种毛干上结节质地较柔软,并易用手将结节从毛干上 擦去 。 2.过敏性肺炎 有报道本菌是过敏性肺炎的病因之一。某些具有遗传素质 的患者可与毛孢子菌的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肺炎。通过从患者居住的环境中清 除此菌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率。目前在日本以外地区尚无相关报道。 3.侵袭性毛孢子菌病 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患者。约 90%的患者见中性粒白 细胞减少,通常为恶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