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及多肽分子自组装-北京大学单分子与纳米生物学实验室.pdfVIP

蛋白质及多肽分子自组装-北京大学单分子与纳米生物学实验室.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及多肽分子自组装-北京大学单分子与纳米生物学实验室

蛋白质及多肽分子自组装 北京大学力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03 级,郭瑾 摘要:自组装已成为合成一系列新型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且有发展前景的方法。本文将就蛋白质/ 多肽分子的组装方式:多肽纳米管、多肽纤维、蛋白质网络等做出具体介绍。 关键词:自组装 蛋白质 多肽 多肽纳米管 多肽纤维 蛋白质网络 自组装已成为合成一系列新型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且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在自组装的过 程中,原子、分子、粒子和其他基本单元在系统能量的驱动下具有组装形成功能性结构的能 力。自组装也指如果体系拆分成相应的亚单元,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亚单元会混合重新形 成完整结构。对自组装过程,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亚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能,无论这些亚单元是 原子、分子或粒子。分子自组装是在自由扩散的情况下,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特异性结合形成 有序的高级结构。很多分子都可以自组装【1】:有机分子,蛋白质,多肽,DNA。 1981 年 Eric Drexler 提出 “bottom-up”式的构建纳米期间的方法,他指出以蛋白质 作为构建单元通过自组装形成高级结构。蛋白质或多肽分子自组装主要依靠氢键、静电相互 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次级键的作用。它们组装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肽纳米管 多肽纳米管目前采用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2】: (1)折叠片层卷曲成中空的螺旋状结构(螺旋状卷曲式结构,图1a) (2)棍棒结构组装成筒状的分子束结构(筒状束式结构,图1b) (3)大环分子堆砌成连续管状结构(环状管式结构,图1c) (4)扇形或契形分子形成碟片状结构堆砌成碟片状柱式结构(图1d) 近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纳米管模型。Meital Reches 等 【3】在研究非常 短的芳香肽形成淀粉样纤维的稳定性时观察到了纳米管的形成。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他 们认为芳香残基的堆积在分子识别及自组装成纤维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芳香部分有受 限的几何形状,而且之间还有吸引力,因此该部分可以提供形成有序结构而需要的有序性, 方向性。这样的一些背景使他们有兴趣研究与 Aβ 核心识别区相应的肽片段。他们选择二肽 phe-phe,孵育后进行醋酸双氧铀负染,在 TEM 下观察到周围亮中间暗的结构,说明形成的 是空心管状结构(见图 2)。为了进一步确认管是中空而且是填充水溶液的,他们向纳米管 溶液中加入银离子。HR-TEM 和 EDX 都表明在管中形成了银纳米颗粒。若将管加入到沸腾的 银离子溶液中,再用柠檬酸还原,可以确保银纳米导线更加一致的组装。TEM(未染色)表明 金属有 80-90%是组装在管中的(图 3B)。用蛋白酶 K 将肽水解后得到直径 20nm 左右(比管的 直径小)的银纳米导线(图 3C, D)。 图 2 接下来他们又发现其类似物苯基甘氨酸可组装成纳米球。二苯丙氨酸引入疏基时,可改 变其自组装,由管状变为类似于二苯基甘氨酸形成的球状颗粒。两种结构的模型见图 4。 图 3 图 4 2002 年,Sylvain Vanthey 等【4】报道了一种由双亲多肽链构建的双壁闭口多肽纳米 管。他们采用如图 5 所示的几种多肽。孵育后在快速冷冻深层蚀刻电镜下观察,到了如图 6 所示的纤维。在图 7 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管状结构和分叉处的形态。 Fig. 5. Space-filling molecular models of surfactant peptide. (A)A6D. (B)V6D.(C) V6D2. (D) L6D2. D (aspartic acid) bears negative charges, and A (alanine), V(valine), and L (leucine) const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