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2014资料
* 六、 气相色谱-质谱联仪维护与保养 d. MS部分的检查 GC部分的空气泄漏通常会发生在内部的载气管接头、隔垫定位螺母、柱螺母等位置。可用适量的丙酮涂抹上述位置,每次一个位置,先后顺序依照离MS部分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适当的时间后,观察背景图谱中的峰图,若m /z 58和m /z 43处出现一个陡峭的、显著的攀升,说明在刚刚涂抹丙酮的位置存在空气泄漏。 * 3. 色谱柱 色谱柱的选择:毛细管色谱柱的固定液分非极性、弱极性、中等极性和强极性,色谱柱固定液的极性越高,其温度使用上限越低,随柱温的升高固定液流失程度也越大,选择固定液的原则一般是能用极性低的则尽量不选用极性高的;柱长则能用短柱解决的就不用长柱; 柱子极性和测定目标化合物极性相匹配 色谱柱老化:新柱老化一般不接质谱或其它检测器,设定一个程序升温程序走二至三次就能满足分析需要,其中程序升温程序的起始温度要低,一般设为50℃,最高温度可选择低于柱使用温度上限30℃或在平时使用的最高温度,升温速率要慢,一般设为5℃/min。 色谱柱安装:进样口一端和接质谱一端所用的石墨垫圈是不同的,不要混用;严禁无载气通过时高温烘烤色谱柱,以免造成固定液被氧化流失而损坏色谱柱。 六、 气相色谱-质谱联仪维护与保养 * 4. 质谱的维护 开机时先开GC,后开质谱,设定合适的离子源温度和传输线温度,不要忘记打开真空补偿 质谱诊断与调谐:在做质谱的调谐之前,先将MASS的范围调至50~650,打开灯丝、校正气,观察m /z100的特征峰,看其周围是否干净,如果有干扰离子,则升高柱温、进样口温度,先将杂质赶出,确保m /z100的周围干净,方可进行调谐。调谐过程中,若增益部分的校正不能通过,m /z502的特征峰找不到,或电子倍增管的电压增加太多,接近100伏,则很有可能是离子盒、透镜或预杆太脏,需要清洗。 离子源和预杆的清洗 :在离子源的所有组件中,灯丝、线路板和黑色陶瓷圈是不能清洗的。 六、 气相色谱-质谱联仪维护与保养 * 总结 1、准备工作(仪器、色谱柱、载气等) 2、对仪器状态进行校准(调谐) 3、色谱条件摸索(溶剂延迟时间、程序升温等) 4、质谱条件摸索(SCAN、SIM) 5、根据条件分析样品 * 质谱定义 宽泛应用 * 质谱定义 宽泛应用 * 质谱定义 宽泛应用 * * 分流(split) 允许样品中的代表部分进入到色谱柱中。 当被测物浓度较高时。 不分流(splitless) 类似于直接进样. 样品中绝大部分进入到色谱柱中。 (2)进样系统 分流/不分流 模式 * 假设进样量为1uL: 若采用不分流方式的话,这1 uL的溶剂及样品都能经气化后进入到毛细管内进行分离; 若采用分流方式,就得设定一个分流比,比如分流比是50:50的话,那么在气化后只有一半的溶剂和样品进入到毛细管柱中进行分离。 在实际工作中,不分流进样的应用远没有分流进样普遍,只是在分流进样不能满足分析要求时(主要是灵敏度要求),才考虑使用不分流进样。 痕量污染物的检测采用不分流进样 * 衬管的作用: 加速样品气化,防止未气化的杂质沾到加热器上,避免固体物质进入色谱柱; 保护色谱柱:不挥发组分滞留在衬管内。但当污染物积攒到一定量时,会吸附样品造成峰拖尾/分裂或出现鬼峰。 (2)进样系统 玻璃衬管是气化室的一部分,进样的物质在这里加热气化。 * 分离柱老化的目的: 除去涂固定液时残留的溶剂?? 除去交联不全或聚合度低的小分子化合物?? 使固定液均匀铺展?? 对于旧柱子,除去残留物 分离柱老化的方法: 1. 气相色谱仪 (3)柱分离系统 * 分离柱老化的方法: * 老化方法: 老化温度:即将柱子在比其工作过程中的最高使用温度高25℃左右通载气加热几小时。 为防止污染检测器,需将柱出口与检测器脱离直接引至室外。在老化过程中,填料中残存的溶剂以及固定相中可能存在的低沸点组分随载气流出。 * 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 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增加柱长对分离度有利,但会使组分的保留时间增加,且柱阻力增加,不便操作。 柱长的选用原则是在能满足分离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短的柱。 * 柱温确定 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和最低使用温度(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范围之内。 对易挥发样用低柱温,不易挥发的样品采用高柱温 。 一般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高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较低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及不拖尾为宜。 ⑴ 高沸点混合物(200 ℃~400 ℃),若需在较低的柱温下分析,柱温可比沸点低100 ℃~150 ℃,在200 ℃~250 ℃的柱温下分析。⑵ 沸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