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菌物分类学新进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菌物分类学新进展

1.谈谈菌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及其分类历史进展。 答:目前所谓的菌物(Fungi) 旧称真菌,是具有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借助于孢子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的异养生物(heterotrophic)。其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具有分支的管状结构,并多具有几丁质、少数具有纤维素、或几丁质与纤维素两种成分的细胞壁。 菌物在生物界的分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1735年Linnaeus提出两界系统,菌物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无绿色,但有细胞壁就被列为了植物,细菌虽然能动但也因为其具细胞壁被列为植物。 Hogg (1861)Haeckel(1866)及中国学者邓叔群(1966)支持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三界系统,因菌物不含叶绿素为异养型生物,这区别于其他植物所以将菌物分出,即生产者-植物、分解者-菌物、消费者-动物。后来发展为四界系统Copeland, 1938, 1956; Whittaker,1959提出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分类系统。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可把细胞分成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很小,其体积约为真核细胞的千分之一;原核细胞染色体为裸露DNA(即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其周围也没有膜与细胞其他部分隔开(即为原核),真核细胞染色体为DNA和蛋白质的结合物,且有核膜与细胞其他部分隔开(即为真核)。这两大类细胞的差异,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不同水平,所以Whittaker 1969年又提出了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和其他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包括单细胞真核生物,如原生动物和多数藻类;菌物界;植物界;动物界。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类系统,因它基本上反映了地球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人们发现在五界分类系统中,原核界的细菌在形态上尽管很相似,但根据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可明显分成两大类:古细菌和真细菌,Cavalier-Smith认为,应把原核生物界分类两界:古细菌界和真细菌界,就有了六界系统。Cavalier-Smith,l988-l989又提出了八界分类系统即澡界、菌物、动物、植物、古真核生物、原生动物、古细菌、真细菌。 菌物(真菌)分类历史与进展 第一阶段:比较形态学阶段(1729-1860) 主要依据肉眼可见的宏观形态鉴别真菌,分类简单。 Persoon,D.C.H.(1801)(荷兰)《Synopsis Methodica Fungorum》,《MycologiaEuropeae》2纲、6目; Fries,E.M.(1821-1823)(瑞典人,“真菌学之林奈”)《Systema Mycologicum》4纲、16目。 第二阶段:实验生物(细胞遗传)学阶段(1860-1960) 利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细胞学、繁殖体结构,以进化论观点进行反映自然亲缘关系的分类。 DeBary(1866)(德)《Morphologie und Physiologie der Pilze》分真菌为4纲:藻状菌纲、子囊菌纲、皮下菌(纲:锈菌、黑粉菌)、担子菌纲; G?umann E. A.(1926,1952)(瑞士)《Vergleichende(比较) Morphologie der Pilze》4纲1类:古生菌纲(Archimycetes)、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半知菌类(ImperfectFungi); Martin G. W.(1950,1961)(美)《Out line of the Fungi》/BesseyE.A.,1950(美)《Morphology and Taxonomy of Fungi》3纲1类: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半知菌类; 邓叔群(1963)《中国的真菌》4纲1类:粘菌纲(Myxomycetes)、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半知菌类(ImperfectFungi); Alexopoulos C. J.(1952)(美)《Introductory Mycology》真菌门分4纲: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单鞭毛菌亚纲、双鞭毛菌亚纲、无鞭毛菌亚纲)、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 Alexopoulos C. J.(1962)(美)《Introductory Mycology》(2ed.)真菌亚门分9纲(成为现代真菌分类学基础):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丝壶菌纲(Hyphoch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