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鼻腔给药研究新进展.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鼻腔给药研究新进展

中药鼻腔给药研究进展 1 1 2 1 陈文文 ,黄勤挽 ,郝柳妮 ,吴纯洁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731 ) 2 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 E-mail :eiva1252@163.com 摘 要:鼻腔给药是目前药剂工作者研究得较多的一种给药方式,尤其是中药鼻腔给药的基 础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对近五年中药鼻腔给药的研究现况进行了综述,为中药鼻用制剂的 研究提供思路和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药,鼻腔给药,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是指药物在鼻腔内使用,通过刺激鼻黏膜发挥局部或全身性治疗作用,从而达 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鼻腔给药作种为一传统的给药方式由来已久,在耳鼻喉科应用 极为广泛,一般用来治疗各种鼻腔和鼻窦疾病,也可作为辅助用药用于与鼻病有关的邻近器 官疾患,在人类防病治病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研究更发现,鼻腔给药具有 给药方便,患者顺应性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吸收迅速,起效快, 具有全身作用;可绕过血脑屏障,增加药物向脑内递释等优点[1~3] ,因此,鼻腔给药方式, 尤其是它的全身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中药制剂在鼻腔给药方向的研究也越来 越丰富。2006年在我国杭州也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药物经肺部和鼻腔递送学术讨论会”,会议 提供了鼻腔及肺部给药研究方面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的实用的信息。本文将对近五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研究 的报道做一综述,为今后鼻腔给药及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鼻腔给药的中医药理论依据 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功能上相互为用,病机上相互影响。《素 问·金匮真言论》曰:“西方赤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素问·五脏别论》曰:“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疮疡全书》云:“鼻在面中,为一生之血运,而 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 。另外鼻窍通过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脑直接相 通,如《灵枢》所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出于面而走空窍,……其宗 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因此,鼻腔给药不仅可以直接治疗鼻部的病变,通过相关脏器的传递 和经络的传导调整作用,还可治疗全身病证。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典籍《黄帝内经》就已记 载鼻腔给药的方法,曰:“ 以草刺鼻,嚏而已。” 《灵枢·杂病第二十六》首次明确地论述了 应用鼻腔给药来治疗全身性疾病。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采用“薤捣汁,灌鼻中”,可 开窍回苏用于急救,治疗昏厥、猝死;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载有皂角、葱白、薤汁、 韭汁、雄黄等药物或吹或塞或灌鼻内的用法,如“瓜蒂赤豆散”吹鼻治疗急性黄疸的记载;其 后《圣济总录》有“龙脑双丸”用青葱筒子灌鼻治疗疗急风口噤,用鬼箭羽、鲮鲤甲研粉搐鼻 治疗疟疾的记载;《本草纲目》有用巴豆油纸拈,燃烟熏鼻,治疗中风痰厥、气厥、中毒等 病证的记载。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总结了历代鼻腔给药的经验,书中理、法、方、 药俱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鼻药疗法理论体系,谓之“纳鼻而传十二经”[4] 。随后《外治医说》、 《万病验方大全》等医著,亦详细地记载了鼻药疗法的临床应用。 -1- 2. 影响药物鼻腔吸收的因素 2.1 鼻腔生理和病理状态 2 人体鼻腔深12~14cm,鼻腔壁上有黏膜,一般厚度2~4mm,总面积约为150 cm ,其 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静脉窦、动静脉吻合支以及淋巴网络,使血管与组织之间容易进行体 液及物质交换,药物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鼻黏膜表面上皮细胞遍布纤毛,在鼻中隔和 甲骨处分布最多。鼻腔黏膜杯状细胞产生pH值为7.4左右的分泌物,使成人正常鼻分泌物pH 值维持在5.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