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水磨镇
从水磨镇重建实践中解读城市设计 项目背景及简介 水磨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岷江支流寿溪河畔,距离成都80km,处于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与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范围内,面积为3㎞2震前被定位为工业区,镇中心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磨镇灾后重建在满足迅速恢复的基本要求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水磨镇的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退二进三,将水磨镇定位为“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将“生态”与“文化”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理念,使水磨镇由震前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工业重镇转变为环境友好、独具羌藏特色、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山水旅游小镇,借此实现震后的跨越式发展和创造性复兴。 设计目标 水磨镇灾后重建从目标规划初始,提出既要安置当地居民,还要着眼长远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建立安置—文化—经济—生态的复合模型,创造性地挖掘和丰富其文化内涵,尊重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长久的就业机会,统筹居民安置与长远发展。 在整体城市设计时,要求充分发扬和体现水磨镇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山水旅游小镇形象;,设计上采用“前商后住”或“上住下商”的形式;在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将灾民住房安置与失地后生计解决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明显改善灾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而且体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水磨的社会经济实现长治久安 意向表达与手工模型 为实现“汶川生态新城”的目标,在产业方面,迁出现有污染工业,发展旅游、教育、文化和商贸等产业;在城镇布局方面,尊重自然地形地貌,空间布局和路网组织顺应地形,尽可能地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的紧密结合; 在景观设计方面,构筑以寿溪湖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以水系统和广场系统为核心的公共空间体系,营造既滨水又可以亲水的公共活动场所,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同时,将广场和重要公共建筑安排在滨水地段,为各种公共活动提供舞台,提高滨水空间的活力 以生态城市作为新城发展目标的生态理念 城市设计总平 以寿溪湖为核心的设计,打造了以湖面为中心的滨水山地旅游小镇。设计结合自然河道——寿溪河,采取外河内湖的构思,形成一动一静两部分水面。枯水期时,汇集山间溪流到大湖面,并利用景观化的小岛起到扬沙阻沙的作用,使湖面始终平静清澈,积蓄水量形成水瀑景观与低水位的寿溪河保持动静的对比,形成动态美;丰水期时,河流水面上升,河湖连成一体,成为完整的大水面,形成静态美;遇到洪水时,扩容蓄水面,提高了蓄洪能力 核心区设计构思草图 形态的完整性——总体形态控制 建筑材料控制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环保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面,并应与周围建筑协调,特别是临街立面的外墙在质量、特征、形式和颜色上应适合整个街区的格调。 滨水地段景观控制 滨水地段指滨水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区,需要通过严格控制建筑色调,形成滨水特色风貌景观环境,并通过滨水步行环境的打造,形成宜人的滨水区域。 城市色彩控制对于片区内影响城市景观的重要建筑色彩,应严格控制建筑色彩的整体效果、色彩的面积、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以实现大幅度改善城市总体色彩环境为目的的,严格控制本区内大规模建设的居住类建筑屋顶色彩。屋顶的色调以灰色调为主,建筑色彩应在川西传统民居的色调进行调和与变化,不应过度背离当地传统建筑的色调,以灰、褐色系为主,期间加入适度的其他色调如黄色以及蓝绿色系。 文脉肌理 建筑高度控制图 整个城镇的建筑以多层为主,以与山地环境完美结合为目标,从空间高度上控制为不超过三层、不超过四层和不超过六层三个级别,主要的建筑高度应该控制在6~12米得高度间,形成与地形一并平缓起伏的空间效果,在各个片区的核心区可适量设置标志型建筑或构筑物以形成空间的视觉焦点。 将羌藏传统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文化理念 水磨镇非常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在设计表达中突出其特色,又追求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表达。整体城镇色调采用羌藏传统色彩,建筑以多层为主,屋顶大量采用坡屋顶的形式,形成与地形相呼应平缓起伏的空间效果,达到与传统建筑形式相协调的丰富空间形态。对建筑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既体现出建筑的地域性,又保持了现代建筑的特色 禅寿老街总平面 禅寿老街 禅寿老街 老街传统建筑充分结合地势,布局紧凑工整,错落有致,形成独特的聚居肌理。城市设计在空间形态上,不仅延续了原有的弧形主街,还对古镇内部巷道进行整理,紧凑的布置减少了寒冷气候的不良影响。建筑更新改造采用复原再生、恢复重建与立面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对格局和造型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坚持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恢复建筑原貌;在已垮塌尚未建设的地段按照当地建筑风格进行重建,在节点处新增标志性景点建筑。 禅寿老街万年台历史照片 禅寿老街万年台震后照片 建成后的禅寿老街万年台 建成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管道安施工方案.doc VIP
- 小学英语_Unit 2 Lesson 2 Was he happy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3-1道法网络改变世界课件2025.pptx VIP
- NB-T11173-2023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pdf VIP
- 预应力简支小箱梁小桥施工专项方案[共7页].doc VIP
-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之器械消毒与灭菌.pptx VIP
- ECS700流程图画面操作指导手册.pdf VIP
- 植物系统分类(陈燕)第6章 菌类植物.ppt VIP
- 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pdf VIP
- 盆栽销售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