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3.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3

图81-4 单核细胞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 骨髓单核细胞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粒细胞基本相同。第二阶段则不同于粒细胞,其HLA-DR抗原持续存在,CD11b迅速出现并很快达到高峰,CD45呈中等水平的表达,CD13和CD33逐渐升高而CD15仅呈低水平的表达。第三阶段的单核细胞CD45和CD14的表达强度增强。 ⒋巨核细胞标记 巨核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主要表达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即CD41a(Ⅱb/Ⅲa)、CD41b(Ⅱb)和CD61(Ⅲa),CD42b(Ⅰb)出现较晚。CD41+和CD61+见于FAB-M7,但血小板黏附于细胞上可造成假阳性。另外一些标记如CD9、CD31、CD32、CD36也可有表达,但它与其它白细胞有交叉,所以不能作诊断标记。 ⒌红细胞标记 CD71、CD36和血型糖蛋白是红系标志,见于M6。正常骨髓红系的抗原表达见图81-4。 图81-5 骨髓红系统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 骨髓红系统的成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骨髓红系统CD45消失,CD71表达增强并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的骨髓红系统CD71持续存在,并出现血型糖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标记。骨髓红系统的最后发展阶段表现为细胞核消失,CD71表达下降和网织红细胞中的RNA片段的丢失,但血型糖蛋白持续存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高度异质性,各型之间及每一个亚型之间,以及亚型的不同病例其白血病细胞分化表达十分复杂,差异很大。单克隆抗体并没有严格的系列性,以往认为是淋巴细胞的特异抗原,如CD7可与CD34共表达。CD4亦可表达于单核细胞,因此CD4+见于M4/M5。CD2+见于M4EO,往往伴16号染色体异常。M3时亦可有CD56+。正常粒细胞可表达CD10。 ㈥细胞遗传学检查 近几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高分辨技术的发展,对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数目异常)与某些急性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而且明确了某些亚型的标志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在急性白血病血液学缓解期间减少或消失,复发时再现或出现新的异常。 有些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染色体核型或数目可正常,有些患者可以正常核型及异常核型同时存在,有的患者可仅为异常核型。 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改变 ALL各免疫亚型的染色体异常见表81-3。 表81-3 ALL的染色体改变 免疫表型 染色体异常 受累基因 B-系ALL t(4,11)(q21,q23) t(5,14)(q31,q32) IL-3,IgH 前-B-ALL t(1,19)(q23,p13) t(9,22)(q34,q11) Prl,E2A B-ALL t(8,14)(q24,q32) t(2,8)(p11,q24) t(8,22)(q24,q11) c-myc,IgK c-myc,IgK c-myc,Igλ T-ALL t(11,14)(p13,q11) t(1,14)(p34,q11) t(8,14)(q24,q11) t(10,14)(q24,q11) t(1,14)(p32,q11) t(14,14)(q11,q32) t(7,9)(q35-36,q11) t(7,14)(q35-36,q11) t(7,7)(p15,q11) t(7,14)(p15,q11) inv(14)(q11,q23) inv(14)(q11,q32) t(9,22)(q34,q11 del 9(p21-22) Tcl-2,TCRα TCRα c-myc,TCRα tcl-3,TCRα TCRα TCRα TCRβ TCRβ TCRγ TCRβ TCRα Tcl-1,TCRα c-abl,bcr If-α,If-β1 ALL时可具有特异性核型异常染色体,如6q-、14q+、t(4,11)、t(9,22)。ALL各亚型也常有核型异常的染色体。几乎所有的B-ALL都存在8号染色体易位,其中以t(8,14)(q24,q32)最多见,其次有t(2,8)(p11-13,q24)、t(8,22)(q24,q11)异常。这些易位为8号染色体长臂上的c-myc癌基因、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和2、22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Igκ,Igλ)基因发生重排。某些B-ALL与Burkitt淋巴瘤具有相同的基因重排,故两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t(5,14)(q31,q32)易位常见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B细胞系ALL,前B-ALL有t(1,19)、t(9,22)等易位,早期前B-ALL有t(4,11)、t(9,22)等易位。T-ALL常发生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据报道约25%的儿童T-ALL有t(11,14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