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出质登记制度研究——兼及《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论文.docVIP

专利权出质登记制度研究——兼及《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论文.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利权出质登记制度研究——兼及《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论文.doc

  专利权出质登记制度研究——兼及《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论文 关键词: 专利权质权/出质登记/形式审查/实质审查/质押期限 内容提要: 专利权出质登记是专利权质权的生效要件。专利权出质登记应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办理,且可因当事人一方申请而启动。登记机构对专利权出质登记实行形式审查,并辅之以实质审查,尽量保持登记系统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就登记事项而言,出质登记中不应记载专利证书的保管方式、专利年费相关事项以及质押期限。 我国《物权法》第227条规定,专利权质权“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明确表明了专利权质权的登记生效主义立场。依《专利法》的规定,该条之“有关主管部门”sipo2008/ zlgl/dtxx/200807/ 411096.htm. 6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301 7据统计,从《暂行办法》1996年10月1日施行至2007年底,仅有647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权取得了贷款,登记数量可想而知。见卢志英.专利权质押融资现状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6):46。 8目前,专利权出质登记已建立了电子化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数据库”。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程序[EB/OL].[2008-9-6]. sipo/zlgl/bszn/200110/t66876.htm. 9 《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以专利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中国专利局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依汉语语法的一般规则,这里“并向中国专利局办理登记”的主语应是“出质人与质权人”。 10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p221 11张龙文.论登记请求权A//郑玉波.民法物权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p98 12高圣平.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p354 13刘春堂.动产担保交易法研究[M].台北:作者自版,1999.p7 14王利明.试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下[J].求索,2001(6) 15 《暂行办法》第9条。 16孙宪忠.德国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p144 17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程序[EB/OL].[2008-9-6]. sipo/zlgl/bszn/200110/t66876.htm 18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何办理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可知,该申请表是当事人申请专利权出质登记的必备文件,且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印制,当事人仅能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索取之,并认真填写并盖章。 19 Asian Development Bank.La at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2 Editionp18 20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3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p190 21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freel].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p676 23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p601 24刘贵祥.《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下[J].法律适用,2007(9). 25吕伯涛.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p292 2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物权法(草案)参考[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p447 27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p67 28屈茂辉.类推适用的私法价值与司法运用[J].法学研究,2005(1). 29王泽鉴.民法物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P26 30[德]弗里德里希·克瓦克.德国物权法的结构和原则[A].孙宪忠,译//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12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1陈兴华、洪韬.论物权法定原则与类推适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p145 33曹士兵.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p276 34马新彦.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法条精义与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p48 35 例如,修正前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26条明定“抵押期间”为房地产抵押合同条款之一,修正后即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