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07章氨基酸代谢201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第07章氨基酸代谢2012

氨 基 酸 代 谢 回顾蛋白质的结构 回顾氨基酸的基本结构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一、 体内蛋白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可用氮平衡描述 三聚氰胺事件: 蛋白质与氮元素的纠结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一、外源性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和寡肽后被吸收 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主要是寡肽酶(oligopeptidase)的作用,例如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及二肽酶(dipeptidase)等,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二)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过程被吸收 利用肠粘膜细胞上的二肽或三肽转运体系 此种转运也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吸收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 二、蛋白质在肠道发生腐败作用 组胺酸 组胺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一、体内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泛素-蛋白酶体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得奖发现之一:泛素 得奖发现之二:蛋白酶体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途径 人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GPT)/丙氨酸转氨酶(ALT) 高胰岛素高氨血症----人类遗传疾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作用障碍,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 ????糖尿病产生的症状有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现皮肤干燥、搔痒、饥饿感、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倦、劳累等。 补充:氨基酸代谢实验 联合脱氨基作用测定----等温蒸馏定氨法 骨骼肌和心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很低, 如何脱氨? 氨基酸脱氨基方式小结 1. 转氨基作用脱去氨基 辅酶参与的重要性 2. 谷氨酸脱氢酶脱去氨基 3. 嘌呤核苷酸代谢脱去氨基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三、氨基酸碳链骨架可进行转换或分解 第四节 氨的代谢 NH3 有毒!!! 1)氨能够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氨抑制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使乙酰CoA生成减少,影响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消耗大量α-酮戊二酸和还原型辅酶Ι ,造成ATP生成不足;氨与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的过程中大量消耗ATP。总之,氨耗大是ATP,又使得脑细胞ATP生成减少以抑制脑细胞。 1、你从哪里来? 2、要到哪里去? 3、最后变成了啥? 一、体内有毒性的氨有三个重要来源 1、你从哪里来? 2、要到哪里去? 3、最后变成了啥? 氨在体内的主要转运途径 二、氨在血液中以丙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形式转运 谷氨酰胺能提供酰胺基使天冬氨酸变成天冬酰胺 1、你从哪里来? 2、要到哪里去? 3、最后变成了啥? 三、氨在肝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 如何学习生化中的循环反应 为什么要有这个反应(反应的生理意义)? 反应发生的部位? 大到脏器,小到细胞器 抓住几个关键点: 起始反应物和终末产物 耗能步骤往往是关键步骤 多多关注受调控步骤 反复记忆,加深印象,跳出小圈,着眼大局。 哺乳动物氨基酸代谢概观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产生特殊的胺类化合物 二、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一碳单位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是相互联系的 (一)甲硫氨酸参与甲基转移 (三)半胱氨酸代谢可产生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2、半胱氨酸可转变成牛磺酸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可产生神经递质 1、苯丙氨酸羟化生成酪氨酸 苯丙酮尿症患者 “怪味宝宝”:鼠尿味 神经行为异常 ,生后数月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泽变浅 早期筛查 饮食控制治疗为主 2、酪氨酸转变为儿茶酚胺和黑色素或彻底氧化分解 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albinism)。 白化小松鼠 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 流行病学 PD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年龄老化 黑质DA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活力、纹状体DA递质随年龄增长逐年减少。 但老年人发病者仅是少数,因此,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 (二)色氨酸的分解代谢可产生丙酮酸和乙酰乙酰CoA 五、支链氨基酸的分解有相似的代谢过程 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甲硫氨酸转甲基作用与甲硫氨酸循环有关 腺苷转移酶 PPi+Pi + 甲硫氨酸 ATP S—腺苷甲硫氨酸(SAM) 甲基转移酶 RH R—CH3 腺苷 SAM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SAM为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