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运粮河》课件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兀术运粮河》课件资料

金兀术运粮河考察报告 制作:林永强 一、金兀术运粮河的历史文化 考察由运粮河入江口(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溯源而上,对运粮河全流域进行了考察。走访沿河村屯,探寻遗迹遗址、乡野传闻,通过对周边7座金代古城遗迹和一处上游码头遗址及三条河水源的考察,首次确定了运粮河与金上京会宁府乃至整个金源历史的真实联系。 对其历史沿革,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旅游文化开发等方面的价值,进行综合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纠正了金兀术运粮河多年来的各种不符合实际的说法和传说,还金兀术运粮河一个真实的历史面目。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旅游开发建设意见。 (一)、金兀术运粮河的地理坐标 “金兀术运粮河”是“苇塘沟”的俗称。?位于松花江干流右岸支流拉林河与阿什河间无源河。是金代初期人工疏通的自然河道。运粮河东起金上京(阿城区白城)西部会宁头舖(阿城区杨树乡驸马城古城)西肥猪刘屯南王货屯(五常市牛家镇兴福村)北岗,从双城市周家镇境内穿过,流经双城市新兴、五家镇与哈尔滨市红旗、榆树乡,向西延伸到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下坎附近注入松花江。 运粮河是双城与哈尔滨两市的界河,全长96.5公里(一说75公里),河床平均宽30—50米。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全流域地下泉水较多,但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补给。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 (二)、金兀术运粮河名称的来历 金兀术运粮河称谓不知始于何时。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版的《吉林通志》称此河为“苇塘沟河”,“出滨州厅西南广庆庄西(直阿勒楚喀城50余里)。西北流入双城厅东界,经半拉山南,东受一小河(河出半拉山北),又曲折西北流,经新新立屯西,直北,注入混同江。凡行一百五十余里。”。这是见于史书的名称。 从图看,此时河两岸只有广庆庄(阿城区杨树乡幸福村)、安家窝堡(双城市周家镇境内)、赵家窝堡(阿城区新利街和平村赵家崴子)、厢红旗头屯(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乡驻地)、正红旗四屯(双城市新兴乡驻地)、暖泉子(双城市五家镇暖泉村)、万家屯、(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暴马屯(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已淹没在松花江中)等八个较大的地名。 暴马屯是个“老地名”,先有暴马村后有哈尔滨道理区太平镇太安村苇塘沟屯。按志书上的标记,暴马屯位于金兀术运粮河右岸入江口第一个老村落。当地老户70岁的李文发告诉我们,暴马屯是老地名,最早叫好马屯,这个村里养的马远近驰名,现在这个村庄早就不存在了。问起暴马屯居民搬离家园的原因,他说,是因为受松花江的水气。他指着不远处的包米地说,往那边走不到两华里,就是过去的暴马屯。 松花江水连年南滚,暴马屯的土地被滚到了江里。后来屯子也受到威胁,村民开始搬离。他又指着目光所及的松花江北岸说,听老辈人讲,暴马屯原来是个很大的集镇,村子的最北边在现在江的北岸。站在江坝上,看着老李比画曾经的村落,我们切实明白了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百年沧桑让曾经的一切已经无迹可寻。可这地图见证了历史的存在。 民国十四年(1925年)出版的《双城县志》载:“城西北80余里古城,俗称单城子,西距拉林河口30里,北距松花江10里,城旁有无水长沟一道,似水道遗迹,俗称金兀术运粮河”(见《双城县志全境明细图》)。这可能是最早记录金兀术运粮河的志书。此后多大沿用此说。 《哈尔滨市地名词条汇编》:“运粮河原名苇塘河,俗名金兀术运粮河。在哈尔滨市西郊,道里太平镇与新农乡界河故道,自阿城市阿什河乡白城村西,经双城市周家镇、新兴乡、五家乡、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乡和道里区榆树乡、新农乡、太平镇,北至松花江,长150里。运粮河清未尚有积水,后淤断。 是金代往京城(今阿城市白城村)漕运粮食、布匹、食盐而开凿的人工运河。沿河有立功、友谊、兴隆等三座水库,有哈五、哈前、哈临公路桥和哈大、拉滨铁路桥”。 从上述志书记载,可知“金兀术运粮河称谓”最早不过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不晚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百余年。来源于俗称。 (三)、金兀术运粮河沿岸古城遗址 在金兀术运粮河沿岸有几座金代古城堡,分布在阿城、双城和哈市境内,通过这些古城堡可以看出,当时的金兀术运粮河的重要性。古城堡起着对运粮河的保卫、仓库存储等作用。 松山古城??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的松山村(今改为太安村)。位于松花江右岸一级台阶地上,北濒松花江到运粮河入松花江有二里,金兀术运粮河西岸。部分城墙为江水所毁。城墙周长为680米,城墙夯土版筑,残高1.5-2米。城墙上筑有马面,城门在南墙正中。城中多青砖、灰瓦。松山古城是运粮河左岸第一座古城堡,当年这里必驻重兵把守。 四方台古城???位于哈尔滨道里区西郊新发乡四方台村南,北距松花江右岸一公里,金兀术运粮河东岸。在四方屯西南约800米处有一驸马城遗址,相传为金代的驸马宅院。院墙东西长400米,城址仅存南墙270米,东墙残长约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